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研究院“开门”创业者受惠

时间:2006-04-09 10:04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67次
        去年下半年归国的许博士没想到,自己带回来的毒品检测项目这么快找到了理想孵化地——上海聚科生物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为他提供了小试、中试所需设备、实验室和专业人员,孵化出的产品最近被国际标准制订机构列为合作产品,而成本仅是美国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

  “我们的平台可以提供生物高新产品从设想、验证、放大到评价的设备支持与技术服务,创业者没资金?没设备?没技术人员?都没关系,只要把你的想法告诉试验员,你就等着拿数据看结果吧。”平台负责人并非妄言。聚科母体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里原有大量生命科学研究实验室、设备与人员,以往这些科研资源只为内部人员、项目独享,使用频率有限,不少资源常年空关闲置。2004年,经市经委都市产业处与徐汇区的扶持推动,研究院第一次打开封闭的大门,在保证中科院内部科研使用的前提下,向众多处于创业初期的生物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

  研究院建立起公共实验室、公共信息服务、公共药物制剂技术服务、公共微生物发酵技术服务等一整套孵化机制,降低了中小企业研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加速了后期产品开发。平台成立不到一年,迅速集聚了近百家生物技术创业公司,医科大学的博导来了,留洋归国的博士来了,从跨国公司辞职的白领金领带着项目也来了。去年聚科平台内企业注册资金1.5亿元,销售额和税收分别达到1.2亿元和4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800多个,当年国内发明专利受理12项。

  都市产业是先进制造业的延伸和拓展,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创业初期往往面临设备、信息等瓶颈,尤其是高科技中小企业,对研发资源要求更高。除聚科平台之外,市经委都市产业处还与长宁、黄浦等中心城区联手,搭建起时尚服装设计、纸质包装印刷、箱包产业、旅游纪念品和媒体印刷数字印前技术等其它5个都市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通过信息、设备、人才、研发等资源的共享,为中小企业进行创业孵化与产业助推。位于闸北区的媒体印前数字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由于平台共享的印前制版技术与国际接轨,平台内的中小印刷企业也能接到海外客户的大订单了。

  经过一年多的推进发展,目前6大平台已经集聚孵化了上千家中小创业公司,几家平台因供不应求都向外拓展建立分平台。市经委正在物色新的扶持对象,鼓励更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  

  “我们的平台可以提供生物高新产品从设想、验证、放大到评价的设备支持与技术服务,创业者没资金?没设备?没技术人员?都没关系,只要把你的想法告诉试验员,你就等着拿数据看结果吧。”平台负责人并非妄言。聚科母体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里原有大量生命科学研究实验室、设备与人员,以往这些科研资源只为内部人员、项目独享,使用频率有限,不少资源常年空关闲置。2004年,经市经委都市产业处与徐汇区的扶持推动,研究院第一次打开封闭的大门,在保证中科院内部科研使用的前提下,向众多处于创业初期的生物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

  研究院建立起公共实验室、公共信息服务、公共药物制剂技术服务、公共微生物发酵技术服务等一整套孵化机制,降低了中小企业研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加速了后期产品开发。平台成立不到一年,迅速集聚了近百家生物技术创业公司,医科大学的博导来了,留洋归国的博士来了,从跨国公司辞职的白领金领带着项目也来了。去年聚科平台内企业注册资金1.5亿元,销售额和税收分别达到1.2亿元和4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800多个,当年国内发明专利受理12项。

  都市产业是先进制造业的延伸和拓展,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创业初期往往面临设备、信息等瓶颈,尤其是高科技中小企业,对研发资源要求更高。除聚科平台之外,市经委都市产业处还与长宁、黄浦等中心城区联手,搭建起时尚服装设计、纸质包装印刷、箱包产业、旅游纪念品和媒体印刷数字印前技术等其它5个都市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通过信息、设备、人才、研发等资源的共享,为中小企业进行创业孵化与产业助推。位于闸北区的媒体印前数字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由于平台共享的印前制版技术与国际接轨,平台内的中小印刷企业也能接到海外客户的大订单了。

  经过一年多的推进发展,目前6大平台已经集聚孵化了上千家中小创业公司,几家平台因供不应求都向外拓展建立分平台。市经委正在物色新的扶持对象,鼓励更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