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科技评论

航天科技能为普通百姓带来什么

时间:2012-06-26 21:15来源:科学网 作者: 点击: 66次

  “白皮书”里的中国航天

  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2000年、2006年和2011年,我国三次发布中国航天“白皮书”,从中,我们不难寻觅到中国航天稳健而扎实的前进脚步。

  2000年的航天“白皮书”,确立了十年目标——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全面提高中国运载火箭的整体能力;实现载人航天飞行。

  从那以后到2005年,我国共发射了22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形成了六个卫星系列;“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24次发射成功,新一代运载火箭多项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神舟”五号、六号取得载人航天飞行重大突破。

  2006年的“白皮书”指出,在未来五年,启动并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计划;载人航天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进行航天器交会对接试验;实现绕月探测,突破月球探测基本技术。

  其后五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79个航天器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实现产业化运行;神舟七号令航天员空间出舱,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完成空间交会对接;“嫦娥”一号、二号相继探月,在获得全球最高分辨率的全月图的同时,为月面着陆、深空探测奠定基础。

  2011年的航天白皮书又为未来五年规划了蓝图——开展重型运载火箭专项论证和关键技术预先研究;发射空间实验室、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突破和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再生式生命保障及推进剂补加等空间站关键技术;实现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推进对太阳系行星、小行星和太阳的探测活动。

  而今,神舟九号已经与天宫一号完成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太空之家”……

  航天科技为普通百姓带来什么

  航天科技,除了科学探索,还能为普通百姓带来怎样的福祉?

  百姓最能亲身感受的,莫过于卫星服务——在通信卫星中,“中星”系列,使广播电视、远距离通信无远弗届;“天链”系列,使我国初步具备天基数据传输能力和对航天器的天基测控服务能力。在导航卫星中,“北斗”构成的天网,已经初步实现可应用的精确定位导航。在对地观测卫星中,“海洋”系列严密监测海洋动向,仅减少因台风等灾害造成的损失这一项,每年“收益”即达数十亿元;“遥感”系列广泛用于矿产资源勘察,防灾、减灾、救灾,还使非农业建设用地的变化一目了然;“风云”系列,不仅为人们提供卫星云图,还可用于农作物估产,其精确度达95%以上,单单北方冬小麦遥感监测与估产一项,年增收可达4亿元……

  此外,航天科技代表着一个国家科技的最高水平,它在诸多领域带动了中国科学的基础研究、高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由此形成的经济社会效益虽是“隐性”的,却更惊人——以新材料领域为例,有统计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研制并投入民用的1100多种高科技材料中,有80%是因航天技术的发展需求而研制的。众所周知,航天科技对各种设备、元器件的要求极高,由此,中国航天的每一个进步,都“逼迫”电子产业、装备制造业不断换代升级,而这些的终极受益者,还是普通百姓。

  此时此刻——

  ●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空间试验已经进入第十天。进驻中国“太空之家”的第一批航天员即将返回地面;

  ● 继2012年4月30日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之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卫星已经达到十三颗。年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再发射3颗组网卫星,完成“第二步”星座部署,年底前后向亚太地区用户正式提供免费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 在圆满完成探月任务之后,嫦娥二号卫星飞向日-地“第二拉格朗日点”(L2点),从2011年8月25日起,至今已经绕L2点飞行10个月。嫦娥三号的研制也正在进行中,预计将于明年发射,实现月面软着落;

  ● 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正在实施——在“十二五”期间,我国预计实施100次火箭发射,让100颗卫星发射上天,保持100颗卫星在轨稳定运行。

(责任编辑:gli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