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科技评论

人类提早吃后悔药了吗?慎言人脑后悔中心

时间:2005-08-18 10:08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432次
“后悔中心”:控制人类悔恨情绪  http://www.biotech.org.cn/news/news/show.php?id=25953



  据近日出版的英国《自然神经学》报道:法国研究人员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试验,发现出现后悔情绪的志愿者前额脑区底部活动明显增加。一时,国内不少媒体纷纷以“发现人脑‘后悔中心’”为题加以转载。

  人类很快就能吃上“后悔药”了?中科院院士吴建屏、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余聪前天接受采访时表示:能控制、缓解人类后悔情绪的“后悔药”离我们仍很遥远,“人脑后悔中心”应慎言。

  问:该结果在神经及脑功能研究专业领域中处于什么位置?

  余聪:这是一种通过情境模拟得到的观察结果,是有价值的。同行有种说法:现在通过核磁共振机研究脑功能得到的结果以及相关论文,每月超过1000篇。这么说当然比较夸张,但自从十年前这种机器发明以来,“人脑是黑箱”的铁幕正逐渐被打破,研究人员可通过这种新技术看到许多以前不为人知的东西。例如,在志愿者身上模拟后悔、失恋、选择等情境的同时,观察其脑中核磁信号变化,以探索高级认知功能等。同时,这一研究对基础理论的科普也很有意义。

  问:是否可以这么说,能控制、缓解后悔情绪的“后悔药”,距离我们已经不远了?

  吴建屏:我注意到报道中《自然神经学》上说,“在得知自己放弃的另一个方案更好后,志愿者的前额脑区底部活动明显增加,且活动量与后悔的程度有关”。这种“有关”到底是“因”还是“果”尚未明言。从科学角度讲,要确认某种认知功能的“中心”,需要综合多种试验结果,并非简单的“有关”就可确认。



  新闻链接  中国科学家探索大脑之旅

  探索人脑奥秘,中国科学研究人员孜孜不倦。7月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上,刚刚发表了中科院院士郭爱克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郭建增博士的原创成果:果蝇关于视觉和嗅觉两模态的学习记忆可以“协同共赢”,并且相互传递。此外,国家973项目“脑功能和脑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的实施,也显著推动中国神经科学研究走向国际学术舞台,同时在复旦大学启动了脑科学研究平台的建设。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