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科技评论

四分之一世纪的等待(2)

时间:2005-09-09 09:39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bioguider 点击: 434次


  在美国均取得终身教职的许田、韩珉和庄原3年多以前创立了复旦发育所。毕业于该所的朱鹏程博士说,发育所在实验室的风格、规则、意识和装备等方面确实开始和国际接轨,所以他到哈佛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时并不觉得有多大差距。

  国内媒体在报道复旦的《细胞》封面论文时,特别提到其第一作者为年仅26岁的三年级研究生丁癉。许田对这位年轻弟子也是称赞有加:“丁癉绝对是一位顶尖的学生,即使放到耶鲁,他也可以排在前5%。”实际上,即使在中国,年轻学生发表一流论文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例如,其他几篇《细胞》论文的第一作者———饶毅指导的蒋辉、饶子和指导的孙飞,以及张旭指导的管吉松等———都是20多岁的在读研究生。

  在许田看来,他们在《细胞》发表论文,对复旦发育所的学生以及其他国内学生都是一种激励,“国内学生可以由此认识到,如果他们努力工作,愿意承受风险,就能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乐趣,并且做出世界一流的研究工作。”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何士刚博士还说,这些《细胞》论文不仅可以鼓舞国内的学生,同时也可以将信心传递给一些对国内研究环境心存疑虑的海外学者———回国以后也完全可能继续做出高水平的工作。

  

  “英雄时代”的结束

  张旭还从《细胞》上的几篇中国论文读出了另一层意义:“从2005年开始,生命科学领域的‘英雄时代’结束了”。他说,以前国内学者只要在著名杂志如《自然》上面发一篇文章,就似乎成了英雄。而随着国内的好文章越来越多,“今后大家可以用平常心来对待论文发表,回归科学研究的本义了”。

  许田也说,复旦发育所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研究机构,这不是一个仅仅发表几篇好文章的地方,而是一个具备创新研究风气和提供严格学术训练的研究中心,当然,“这至少需要一两代人的努力”。

  “我们常常强调要出好文章,其实出好文章不是目的,”蒲慕明在去年年底举行的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所年会上说,“现在,几十年社会运动遗留下来的浮夸风,在科学界仍然盛行。做出一点小成绩就是世界领先,有多大突破,对社会有多大意义。我们要做一个榜样,把不浮夸、脚踏实地、严谨地做科学的态度在中国神经科学界好好建立。这才是我们出好文章的意义。”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