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健康 > 医学 > 癌症研究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时间:2005-11-30 13:15来源: 作者:splendor1 点击: 363次
幽门螺杆菌(Hp)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和启动因子,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基于动物实验和人群干预试验。

    动物模型的建立

     我国张万岱教授用国际标准菌株NCTC11637灌喂蒙古沙土鼠,建立了Hp长期感染蒙古沙土鼠腺胃模型,模型的稳定性及重复性极佳。 HpNCTC11637定植于蒙古沙土鼠腺胃65周时,可引起胃黏膜出现严重的萎缩、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相关病变,未发现早期癌,与Hp感染人胃黏膜后出现的各种病理变化极为相似。

     我国萧树东教授等对36只远交封闭群蒙古沙土鼠MGs(雌雄各半)分别接种Hp标准株ATCC43504或接种从胃癌患者胃内分离的Hp161株,首次报道了雌性MGs感染Hp也可发生胃癌,并提示可利用不同种属的MGs和不同Hp菌株进行相关研究。

     日本学者T.Kamada等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对1787例成功根除Hp的患者随访9年后发现,胃体萎缩与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胃体有重度萎缩的早期胃癌或胃溃疡患者,成功根除Hp后进行仔细的内镜复查是非常必要的。

    人群干预试验

     1. 在中国的胃癌高发区根除Hp预防胃癌发生

     中国香港大学的林兆鑫等在中国福建胃癌高发区进行的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初级预防研究显示,入组时有癌前病变者中,接受Hp根除治疗和安慰剂治疗者的胃癌发病率相似。但在无癌前病变的Hp携带者中,根除Hp能明显降低胃癌发病率。

     2. 根除Hp对胃癌发病的影响

     北京大第三医院消化科林三仁和周丽雅教授等,在山东胃癌高发区进行了一项为期8年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从某胃癌高发区的数十个自然村总人口中随机选取1006名志愿者(平均年龄35~75岁),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胃镜检查,同时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和胃体及胃窦部组织学活检,共检出552例Hp阳性患者,感染率为54.9%。将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各276例),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羟氨卞青霉素和克拉霉素口服治疗1周,安慰剂组给予安慰剂。停药一个月后行13C-尿素呼气实验,治疗组Hp根除率为89%。根据Hp感染状况,再将受试者重新分为Hp阴性组和Hp阳性组,分别于第1、5、8年进行内镜复查。在8年的随访中,共发现7例胃癌患者,Hp阴性组1例,Hp阳性组6例,两组胃癌患病率有显著差异(P<0.05);Hp根除8年后,持续Hp阳性患者160例, 持续阴性患者121例;根除组胃体部萎缩进展缓慢,而Hp阳性组胃体部萎缩发生率明显增加(19%对39%),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研究显示,Hp感染可增加胃癌发病率,根除Hp有利于减少胃癌发生,并可使胃体部萎缩进展缓慢,而持续Hp感染可使萎缩及肠化生呈进行性加重。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