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人物 > 人物事迹

陈凯先:转弯又见新风景(2)

时间:2005-12-15 12:29来源:健康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552次


  陈凯先当语文教员的父亲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经常教给他一些满怀爱国激情的诗词文章,这些东西所包含的情愫都深深地刻在了陈凯先的骨子里。当年去法国留学,一踏上法国的土地,陈凯先的内心就受到了莫大的刺激——巴黎的大街上是川流不息的汽车、高楼大厦,那边的科研人员可以熟练地操作电脑……这些在国内都见不到的场景,令陈凯先这样一个“土”人有些发懵:“我们太落后了!”这种落后感刺激了陈凯先本能的爱国情怀,他不能忍受自己的国家一直落后,“国弱民穷受欺负啊!”他是带着爽快而急切的心情回国的,他想他终于能为自己的祖国做些什么了!



  ■“让我这个搞现代科学的去当中医药大学的校长,我第一反应就是‘不答应’”

  陈凯先所投身的药物研究领域是个非常令人兴奋的领域。一方面,药物直接关乎人类生命健康,另一方面从世界范围来看,医药产业是新世纪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欧美各国都大力发展其医药产业。陈凯先回国后,醉心于药物研究,在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做到了研究员、博导、所长,现在又担任国家新药研究协调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新药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基于基因功能的创新药物研究》首席科学家……成为中国药物研究领域的顶尖科学家。

  去年下半年,当上海市委组织部找到陈凯先,表示想让他兼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时,陈凯先大吃一惊:“我长期从事现代科学研究,跟西药打交道,对中医我可是100%的外行,对中药我也是90%的外行!”陈凯先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答应”。

  当时复旦大学也在积极联络陈凯先,有意让他出任其药学院院长,陈凯先对此也蛮动心的。然而,上海市委市政府对陈凯先的去向安排也是非常之坚决的。上海方面直接到北京恳请中科院的上层领导出面帮忙,中科院副院长江绵恒亲自出马“游说”陈凯先,最后连路甬祥院长也被说动了,表示同意上海方面的意见。陈凯先被迫开始认真思考这个校长的职位,思考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用意所在。他正经历着人生中最大的一次“事与愿违”。



  ■“我背负着上海市的重大期望,被迫上任中医药大学校长”

  长期从事药物研究的陈凯先深知:我国目前医药工业生产的药品大约97%是仿制药,中药出口额仅占国际中草药市场的3%左右,医药产业总体经济效益低下,难以承受国际竞争的强烈冲击。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关键原因,是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磅炸弹”式的创新药物(一般以年销售额大于5亿美元为标准)。这种状况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变,必将威胁我国医药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最终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陈凯先也曾针对上海的形势为政府作过这样的战略分析: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连年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但是与浙江、江苏、广州、深圳、吉林等地相比,在发展势头和内在活力等方面,都还有一定差距。上海有全国领先的生物医药研发力量,但是上海生物医药的产业优势并不明显。“如何把生物医药的研发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形成在高科技产业方面强大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他认为,这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应该思考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在确立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总体战略目标后,上海市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方面连续做出了重大动作:

  1996年,上海市和中央各有关部委携手创建我国药物创新体系,在浦东张江建立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1997年,在张江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也是惟一的一个国家新药筛选中心;1999年,根据“聚焦张江”的部署,将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整体搬迁至张江;2003年,药物所与张江园区内的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生物芯片研究中心、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国家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中药现代化创新中心、中药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一起,组成“一所多中心”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一直在上海“一所多中心”的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中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陈凯先的办公室也设在了园区。此时,上海市将上海中医药大学也整体搬迁至园区内。中医药的研发也被纳入到上海的生物医药发展蓝图之中。

  上海市希望陈凯先兼任中医药大学的校长,就是要利用陈凯先的学研背景,加强中医药大学“产学研”的结合,推动中医药大学以及上海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2005年3月,陈凯先背负着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期望,很“被动”地到中医药大学走马上任了。



  ■“中医到了该大放异彩的时候,我找到了中国发展医药产业之路”

  又一次的事与愿违,又一次的机缘巧合,又一次的被迫适应形势,又一次的全心投入一项事业,这将再一次成就陈凯先。

  陈凯先虽然一直是搞现代科学的,但他对中医药文化一直持理解和支持的态度。这与家教有关。他的家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让陈凯先对中华的传统文化和思想“很有感觉”。在做药物研究工作的时候,他也曾向中药“取经”,这使他能深刻体会“中医药是中华瑰宝”的含义。

  走上中医药大学校长岗位,陈凯先开始认真思考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他上任之后,没有立即发表自己对大学发展规划的设想,而是悄没声息地去拜访名老中医、广泛地召开各层面的座谈会。和大家交流得越深入,他就越兴奋——中医药大学工作真的大有可为。他一直在思索的“中国发展医药产业到底该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有了答案——要走特色路,走发展中医药和以中医药发展为基础的发展道路,发展中国的健康产业。

  他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制定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定信心,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陈凯先通过调查和分析认为,虽然中医药大学的想法是要培养中西医兼通的新一代中医人才,但是年轻一代能掌握中医特长的越来越少,中医药专家越来越稀缺。陈凯先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个人并不反对中医懂西医,但是非常担心中医药文化的传承问题。所以我们一手必须抓好原汁原味的中医药传承工作,把继承下来的精华保留好、发展好。”

  至于“另一手”,陈凯先阐释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面要大大加强,解放思想,不能固步自封。他说,市政府对中医药事业非常重视,我们正面临国家和上海实施中长期规划的重要战略机遇,要把学校发展定位于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为国家服务上,才能实现自我发展,有“为”才能有“位”,不能“等、靠、要”。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
75%
踩一下
(1)
25%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