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科技评论

“我们对学术腐败太宽容了”

时间:2006-03-15 10:10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482次
“我们对学术腐败太宽容了”

本报记者刘莉周清春


 敲开广东团人大代表薛禹胜院士的房门时,他正趴在桌上看着电脑屏幕,准
备把网上一篇名为《学术腐败在中国》的文章拷贝到电脑里。“现在国家从上到
下都很重视自主创新,但我担心严重的学术腐败会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我们对学
术腐败太宽容了。”

  “两会”上,很多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代表委员,都在各种场合痛斥学术
腐败和造假,薛禹胜每天都会上网找出这些文章来看。“国外也有学术腐败和造
假,可是至少会隐蔽些,因为社会舆论会让他抬不起头。可是在我们国家,人们
似乎已经习以为常,甚至不以为耻了。”他认为,韩国对黄禹锡事件的处理就维
护了首尔大学和韩国科学界的公正和威望;而我们的学术造假通常都是“明目张
胆”。

  薛禹胜告诉记者,现在学术腐败和造假在项目评审中多有体现。靠送钱送礼
拉拢评审委员、拉拢选票的现象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国电( 南
京)自动化研究院总工程师,薛禹胜是当地不多的几位院士之一,他也经常接到
很多评审会的邀请。“有的明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还是要走过场。”如坐针
毡的感觉让他决定不能再去了,从此成了“异类”,得罪了不少人。他自己也知
道这种消极的做法没什么作用。“严重的学术腐败和造假,已经形成一种风气,
不是几个人的行为能把它改变过来的,我能做的只能是自己不参与。”

  体育界的“假球”都有那么多人关注、监督,可是学术腐败和造假却没有得
到足够的重视。薛禹胜认为,学术腐败的后果更严重,更应该被关注,因为这还
牵涉到影响下一代人的问题。“现在一个导师往往都带有一个研究梯队,他的学
术腐败行为,会给他的学生和助手带来很坏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为我国科技快速发展提供了良机,然而
严重的学术腐败和造假行为会导致很多科技人员只热衷于做表面文章,不能踏踏
实实工作,把根本不具有创新性的成果都贴上自主创新的标签。当这样的浮躁行
为大量充斥于科技界时,“自主创新”可能就会只是一个口号。

  学术腐败和造假现象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比如一些科技人员太急功近利,
但是科学研究不同于其他行业,一个原创性成果的获得往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他认为,不采取有效方法加以制止,学术腐败就会蔓延开来。而要根除这一
现象,必须靠立法。“对于用非法手段追逐名、利的学术腐败行为,只能通过法
律来约束;同时还要教育科技人员,培养良好的科学道德。”

  “对于青年科学家来说,我有一个忠告,千万不要被身边的浮躁所影响。一
定要有坚定的信心,良好的心态,不要太在意暂时的得失。年轻人的科学发现可
能是幼稚的,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容易就能找到缺点,这时候如果信心不
坚定,好的科学成果很可能就被扼杀在摇篮中。”他说。( 本报北京3月11日电)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1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