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延宏 刘莉 本报北京5月25日电 代表建议制是中国科协“七大”采取的一项强化桥梁纽带职责,充分发挥代表建言献策作用的措施。截止到5月15日,共有508位代表提出613条意见和建议。其中:在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选举产生的代表中,有122位代表提出了142条意见和建议;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选举产生的代表中,有379位代表提出了458条意见和建 议;解放军代表团和其他方面的7位代表提出了13条意见和建议。 据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王可介绍,在613条意见和建议中,关于科技工作者的110条,关于科协工作的208条,关于科普工作的77条,关于学会工作的69条,关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51条,关于科技政策的79条,其他方面的19条。 关于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在加强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建立科技工作者信息库和服务体系,建立学术不端行为监察机制,完善科技工作者利益表达和保障机制以及健全成果鉴定机制、学术评价机制。 关于科协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进一步争取党委和政府对科协工作的支持;加强科协系统组织建设,密切各级科协之间的关系;加大对基层、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的支持力度以及对科研辅助人员给予适当的关注和关心。 关于科普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在加强对《科普法》的执法检查;把各级科协的科普工作纳入到《科学素质纲要》的整体框架之内;完善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建立全国科普基金会,发行“科普彩票”,以多种方式解决科普经费不足的问题;每年应有专项资金用于不断补充更新场馆的展示内容。 关于学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在充分发挥学会在技术创新、学术评价和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等方面的作用;参与学科发展规划制定,推动重点学科的创新研究;各专业学会应建立符合本学科特点的学术评价体系,完善学术评价机制;健全学会内部的学术批评、听证、纠错、学术监管和学术惩处机制。 ———关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科技政策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在组织开展前瞻性的战略研究,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搭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帮助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和鼓励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研经费的申请与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合理化,避免过多的重复资助。 截至记者发稿时,大会建议组又收到3条意见和建议。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