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艾华:乐在坚持中

时间:2012-07-19 13:37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未知

作为985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创新平台”药物控释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艾华的经历是充满挑战和坚持的。

    1996年,艾华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担任住院医师。出生在中医世家的艾华,工作后“特别想到外面看一看”,他选择出国读书,申请了跟医学相关的前沿领域——生物医学工程。这一步其实跨度很大,他从医学生变成了工科生。

    初到美国,最大的挑战是思维转变。艾华坦言,最难的是第一学期,思维的转变也是随着时间的积累慢慢实现的。

    艾华在美国的学习、工作很紧张,但是他坚持了下来。“有时候做完实验就到凌晨了,但是急着看结果,就连夜到透射电镜实验室拍照、冲底片,第二天一早,底片干了,就马上扫描下来。”艾华说,因为感兴趣,坚持的同时,也乐在其中。

    2002年,艾华在美国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取得博士学位,他决定继续提升自己,到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做博士后。在此期间,艾华要与外科大夫,放射科医生,物理、病理专业的学者一起完成课题。此外,他有时还利用晚上的时间到商学院上课。艾华说,他之所以选择到商学院上课,除了学习知识,还希望感受另一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读书不一定要有短期的回报,对整个人的综合素质提升才是最重要的”。

    不求短期回报的想法,也使艾华在科研工作上做到了持之以恒。

    2005年,艾华没留在美国工作,而是选择回国。当时,他已发表多篇该领域内的重要论文,参与过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独立承担过美国国防部基金项目。

    回国后,艾华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室,继续从事分子影像和药物控释的研究,所研制出的造影剂可以大幅改善磁共振成像的灵敏度,从而提高了影像检查发现早期微小病灶的几率。但是,生物材料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效果,还要进行安全性评价等多项实验,目前这项技术还没有投入临床使用。

    “搞科研的周期很长,很多时候付出跟收获是不成比例的。”艾华对学生说,搞科研最忌功利心。看着毕业的学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或研究领域奋发进取,作为导师的他感到很欣慰。他始终坚信,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具有长远的意义。

    今年6月,有着世界生物材料界“奥运会”之称的第九次世界生物材料大会在成都召开,艾华担任会议的副秘书长。“以前在美国读书,参加这样的会议,代表的是学校或者实验室;但是回到中国,参与筹办这样的会议,感到自己是主人,很有自豪感!”艾华说。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