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6月6日)凌晨3时37分太阳将到达黄经75°的位置,由此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九个节气 ---“ 芒种”。 从字面上 看,“芒”是指麦类等有芒作物已成熟,并开始收割;“种”指谷黍作物的播种。芒种时节,是农业生产最繁忙的季节,夏熟作物要收获,秋收作物要播种,春种作物要管理,真可谓“芒种芒种,样样都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就在此阶段。而且芒种时节,往往又是江淮地区天气变化最为复杂的时候,常言道“春争日,夏争时”,就是提醒人们在这时更应注意天 气变化,合理安排生产,不要让成熟的粮食受损失 。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同一节气的气候特征也有差异。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芒种节气一过, 就进入了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十分潮湿,天气异常湿热,各种衣物器具极易发霉,所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把这种天气叫做“黄梅天”。在我国的江西省有谚语:“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寥寥几句,反映出哪怕是健康人,在这个时候都是懒散 、无精打采的。 其原因是夏季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使人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 “芒种”节气全国各地气温将明显上升,因此市民中午打盹小憩很有必要,可以缓解疲劳,放松疲惫的神经。这个节气的特点就是气温升高、空气潮湿,此时又恰值蚊虫繁殖滋生之时,因此生活上更要注意一些细节,才能适应天气的变化。 首先,在精神调养上,应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忌恼怒忧郁;其次,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 ,以顺应旺盛的阳气,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但同时得注意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夏日昼长夜短,晚睡早起,所以中午小憩是必要的,有助于解除疲劳,利于健康;天热易出汗,每天至少要洗1次以上的澡,可以使皮肤清洁、疏松,“阳热”易于发泄。但必须注意,在出汗时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澡,民间有句老话说“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若能采用些药浴,健身防病的效果会更好。此外, 衣服要勤洗勤换。 芒种后的起居和饮食有何讲究?专家认为:预防应该重于治疗。首先,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过冷、过热、刺激性强不易消化和变质的食物,不宜暴饮暴食;其次,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要防蝇灭蝇;再次,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运动可使胃肠分泌和蠕动增强,从而促进食欲,改善消化与吸收过程;最后,注意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不可贪凉长时间吹空调。 (马伟宏)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