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科普知识

中国青年报:我国学术人才成长环境宽严失当

时间:2006-06-14 09:58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admin

  本报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 李健) 今天下午,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传杰,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说,我国学术界人才成长的环境宽严失当,该宽的地方不宽,该严的地方不严,到了比较浮躁、比较肤浅、比较浮夸的程度。

  郭传杰说,宽严失当的一种表现是,本该追求科研质量却变成了盲目追求科研数量 。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发表论文,目前有很多杂志的编辑表示,凡是来自中国的论文首先要打一个问号,一些主编已经要求我们自己先把把关。科研论文数量的确上去了,特别是在国内,期刊越来越厚,文章越来越多,但质量并没有相应提高。其他国家的科研工作者长时间集中精力做一篇高质量论文,可我们把一篇文章拆成两三篇都很常见。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77.39%的院士对我国学术界目前的科研道德状况给予了“非常严峻”和“比较严峻”的评价。”

  “现在有好多单位,科研人员拿到科研经费后做什么都行,听说有人为家里买电

冰箱都用课题经费报销。我们国家本来科研经费就不足,在管理上再不严格,本该严格控制的科研经费就会失控。

  郭传杰说,他在国外

留学时发现,导师通常是通过纸条和学生沟通观点,凡是跟学生谈学习、工作,导师用的纸条都是公文纸,在科研经费里报销;凡是学生周末到导师家里,用的纸条都是导师自己掏钱,从校园商店里买来的。在那里,科研经费管理严格,公私分得很清楚,已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

  郭传杰认为,科教管理者应该负起责任,营造一个好的文化氛围。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