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是一种天生的审美专家,女性天生就有快乐的理由。女性的包容心理、博爱的心态、敏锐的直觉意识、细腻的情感状态,甚至她们的美丽和善良,都不仅让她们成为职场上的半边天,拥有自己的话语权,而且由于她们的天性,在一个团队里,往往成为一道活跃的风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凡是有美、有爱、有笑声的地方,就有女人。 职场女性,我们活得比男人累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会体验到愉快,心烦,难过,厌倦,急躁,抑郁等情绪, 祖国医学曾提出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并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阐述了情绪与健康的密切关系。也许正是由于女性自身的这些特点,加上她们身体机能的特殊性,生理周期变化这使得她们又是敏感、细腻,容易受到伤害和打击的群体。 ——我们都知道,当社会发展到今天,平等、和谐的理念已经得到了大多数的人的认可。但传统的文化和习惯的影响却很难消除。传统文化心理上,男性主宰的意识反映在对女性价值的判断和理解上,一些职业的壁垒虽然在理论上已经被废除,但在实际上却根深蒂固。女性要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公平竞争环境很难,取得与男性同样的承认需要付出的代价大很多。知与行,理想与现实之间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这方面,职场女性的体会可能更深。 ——从女性经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完成学业开始就陷入了激烈的职场竞争中。一些行业、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让女性平等择业的范围一下子就成了一首歌里唱的,很窄的"梦的入口".即使是在同一领域做得同样出色,女性所承受的社会角色压力也比男性大得多。职场上面对工作是男女平等,面对机遇则对女性有更多的要求和期待,特别是职业女性在要做一个优秀的员工的同时,还要求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而被认为理所当然。 ——再如女性的职业生命普遍比男性短,这导致女性普遍的紧张和不安全感。由年龄和性别差异而产生的心理恐慌症在职业女性中也较普遍,各种媒体上扑面而来的都在展示年轻和优势,许多招聘广告又拒绝35岁以上的女性。日益市场化的用工制度使她们感觉到自己也许从踏入职场的那一刻起,就面临着失业的压力,随时被老板解雇的危险。 ——特别是在人到中年后,每一次的改革和调整都会让许多女性被自己投入全部心血的工作在瞬间就陌生地背叛,支撑职业女性内心自信的基石——工作在忽然间倒塌。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要谢幕,职业生涯的中断或结束往往不仅意味着经济独立性的挑战,而且意味着女性已经开始走向衰老或职业价值的贬值,这是对女性自信心和独立人格的更严重的打击。对自身处境的不甘心和无奈,巨大的现实和心理落差,出现失落、焦虑、孤独、悲观等负面情绪便也属于人之常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