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显微镜下目击脑细胞

时间:2006-07-12 19:22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admin
        走进实验室,面对一台细胞形态捕捉器,研究员生动地把它比喻为照相机,能够“拍出”细胞膜、细胞核的状态,看细胞和细胞蛋白的表达。实验室里显微镜的载玻片上放的是实验鼠的大脑切片,来研究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离子通道产生离子流,也就是电流,通过放大器能够看到所产生的环路。记者还通过显微镜亲自观察了怀孕18天实验鼠胚胎大脑皮层细胞的图像,是挺漂亮的冰晶形状,特意用怀孕18天的实验鼠胚胎细胞是因为存活时间比较长,有利于做实验。打开实验室的冰柜,记者还看到了一盆盆红色的癌症细胞培养皿,原来可怕的癌症细胞是这样的啊!“脑科学基础研究成果将为诊断神经性疾病提供靶点和方向”,这正是研究人员攻克难关的动力所在。  

  走进另一间实验室,穿着白大褂的实验人员正在忙碌地做着实验。有一个研究人员的白大褂上调皮地用记号笔写着“Forcell”并画了个俏皮的笑脸,这跟我们平时印象中严肃的研究人员形象不大一样,这也正是这儿研究人员的可爱之处吧。有一位博士给我们看了像照片底片一样的人脑细胞样本,肿瘤病人的细胞样本在上面呈现的是脊椎般的一段段,而正常人则是一条直线,通过干预高表达和低表达的基因,研究肿瘤细胞需要的或是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基因。把肿瘤基因植入无胸腺的实验鼠体内,是因为无胸腺的老鼠没有T细胞,免疫力低下,植入后就会形成肿瘤,并能根据实验需要进行人工干预,研究与神经发育相关的基因及离子通道。  

  走进感觉系统研究组的实验室,看到一台脊髓片电生理的记录仪,这是通过研究脊髓的切片来进行疼痛细胞机理研究。显微镜旁有很多针筒,研究员介绍这是给药用的,给药时可以监测Ca离子的水平变化。在显示屏上实验人员给我们看了Ca离子的曲线图,通过染料与Ca离子结合发生荧光强度的大小来反映Ca离子进入神经元的情况。实验室里摆放着很多储气钢瓶,当记者好奇地问起时,实验人员解释道:有的是氮气来给药物注射器加压,有的是氧气来保持细胞的活性。  

  走进另一间实验室,正巧碰上实验人员在取实验鼠的大脑,只见实验人员小心翼翼地取出实验鼠小小的大脑,浸泡在人工脑脊液中,以保持大脑的活性,插入的氧气管子在液体里冒着气泡。实验人员说:“这有点像养金鱼。”实验的取材过程也是那么严谨,实验材料的处理和保存大大关系到实验质量,所以马虎不得。在采访过程中,所采访实验室里的研究人员都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做着实验。探寻生命的秘密,揭示基因、脑、智力的关系,老中青科研人员们在实验室里甘坐冷板凳,薪火传承,迎来了新世纪我国脑科学基础研究新的突破。  



     实验室备忘录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于1999年11月在上海正式建立。神经科学研究所已组建了15个研究组,以后年均新建2—3个研究组,到2010年将达到30个左右。研究所为研究人员提供研究分子、细胞和系统神经生物学的先进仪器装备。神经科学研究所的主要研究领域: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发育神经生物学、神经遗传学、系统和行为神经生物学、认知神经科学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1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