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用洋工艺破解洋芋淀粉业怪圈

时间:2006-07-13 10:39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admin
        “淀粉厂越多,土豆越好卖;但土豆越好卖,河水就越臭”,陇西老百姓这样描述自己对当地支柱产业洋芋产业的矛盾心情。富了地方经济,却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这是长期困扰洋芋淀粉业的一个怪圈。近日,这一怪圈被陇西一私营企业———甘肃凯龙淀粉公司打破。

  环保硬件设施滞后、污水随意排放是洋芋淀粉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加之洗薯环节的高耗水,使陇西在享受“土蛋蛋”变成“金蛋蛋”的实惠的同时,也承受着环境污染之痛。位于陇西县文峰镇三十里铺,由陇西县清吉洋芋开发公司和荷兰坚利瓦国际集团于2005年投资兴建的合资企业甘肃凯龙淀粉公司,针对行业环境污染之弊和陇西干旱少雨的实际,在建厂之初就高度重视环保问题。公司斥资758万元,引进德国先进的厌氧生物基因固液分离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建成了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使公司年产3.6万吨的马铃薯精淀粉生产线成了我国第一条环保型精淀粉生产线,彻底解决了洋芋淀粉加工业的水污染问题,节约了水电资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据了解,整套设备投入运营后,设计日处理污水720吨,年处理污水18万吨(按250天年工作日计算),处理后的水质能达到《农田灌溉标准》,可以进入循环水系统,做鲜薯加工环节的洗薯用水。经估算,正常年可为企业节水16.2万吨,节电64.8万千瓦,全年可为企业生产节约成本约90多万元。

  据陇西县环保监测站一位负责人介绍,凯龙淀粉公司污水处理设备上马后,污水基本达到了零排放,实现了循环利用,这在十年九旱、水资源匮乏的陇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整个行业内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10)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