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神经心理

高知人群承受力日益脆弱

时间:2006-08-05 08:10来源:东亚经贸新闻 作者:admin

  今年5月初,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展开了一项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4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

  一直从事自杀研究的心理专家柳中权说,15岁到34岁的青少年死亡事件中,自杀已经成为第一死因,约占死亡总人数的26.04%。

  “和学生们聊天时发现,他们最常用的一个口头语就是‘郁闷’。”柳中权说,长辈人不该将其视为年轻人无病呻吟的表象。事实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正日益突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行为障碍率占16%-25.4%,并且有上升趋势。同时,大学生自杀人数也在近些年呈急剧上升趋势。

  今年5月16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名即将毕业的董姓女博士,从校园宿舍楼八层跳下身亡。柳中权说,学业和恋爱是大学生自杀的两大直接诱因。

  此外,大学生自杀的其他原因还有心理疾病、就业、贫困等等。由于就业面比较狭窄,理科生的自杀率明显高于文科生。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博士等精英人群在求学中还要面临恋爱、婚姻等现实问题。同时,对学业期望也有非常严重的焦虑。柳中权认为,以目前案例分析,高知人群的承受能力日益脆弱,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关注更应该提前。我国正在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救援机制。国际通用标准是每1000人配备一名“心理辅导师”,而我国每5000名高校学生还分配不足一名心理咨询教师。

  记者8月2日从北京大学和北方交通大学了解到,北京大学学工部和北京大学心理咨询门诊两个咨询治疗中心,共有30名左右的专兼职教师负责全校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治疗工作,但心理咨询教师人数不足,有较大的需求。

  北大学工部心理咨询室的刘老师向记者介绍说,北京大学两个心理咨询治疗中心每周都会安排心理咨询教师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对有相似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团体心理分析、咨询和辅导。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28)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