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中美大学合作完成SARS疫苗临床试验前所有工作

时间:2006-08-13 04:26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admin
        今日从有关部门获悉,中美在广州合作组建的中山大学疫苗研究所已在中山三院正式投入运作,目前已完成了SARS疫苗临床试验前的所有工作,将正式向药监部门申请临床试验。  

        十一日,中山大学疫苗研究所在中山三院举行了揭幕仪式,该研究所是由中山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组建的,近期内将对SARS、艾滋病、登革热、禽流感、丙型肝炎等南方多见传染病的疫苗进行研制。  

        据《南方日报》报道,中山大学疫苗研究所成立之前,这些疫苗已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了研制,现将在广州做进一步的研制。其中SARS疫苗的毒株来源于二00三年广州的“毒王”周某。发病前,周某原是广州芳村的野味店老板,二00三年春节期间,他接连传染了中山二院、中山三院医务人员和家属八十余人,其中二代感染者为中山二院一位退休教授,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赴香港探亲,入住香港某酒店九一一号房,通过电梯“9”字按键,传染了多名住客,成为香港爆发非典的源头。而三代感染者为加拿大多伦多一名老妇人,归国后发病,她的病毒株被命名为“多伦多2号”。  

        中山大学疫苗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高光坪博士向媒体披露,他们目前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SARS的基因疫苗已通过了对猴子和果子狸等高等动物的试验,正准备向药监部门申请临床试验。他表示,这有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SARS的基因疫苗,基因疫苗研制出来后,万一SARS卷土重来,就能在几天内实现对人的免疫。他还表示,疫苗根据病毒恒定的基因来研制,病毒的外部变异不会影响疫苗的效果。  

        另外,该研究所艾滋病疫苗在老鼠等动物试验中也获得成功,正在作下一步研究。



昨日,中山大学疫苗研究所在中山三院举行了揭幕仪式,副省长雷于蓝、卫生厅厅长姚志彬等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这是广东省第一个疫苗的研发基地。据悉,该研究所是由中山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组建,主要研究和开发威胁广东省居民健康的热带传染性病疫苗。近期内,对登革热、艾滋病、SARS、禽流感、丙型肝炎等疾病的疫苗进行研制。目前,已完成了SARS疫苗临床试验前的所有工作,将正式向药监部门申请临床试验。另外,艾滋病疫苗在老鼠等动物试验中也获得成功,正在作下一步研究。  

据了解,中山大学疫苗研究所成立之前,这些疫苗已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了研制,现将在广州做进一步的研制。其中SARS疫苗的毒株来源于2003年广州的“毒王”周某。发病前,周某原是广州芳村的野味店老板,2003年春节期间,他接连传染了中山二院、中山三院医务人员和家属80余人,其中二代感染者为中山二院一位退休教授,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赴香港探亲,入住香港某酒店911号房,通过电梯“9”字按键,传染了多名住客,成为香港爆发非典的源头。而三代感染者为加拿大多伦多一名老妇人,归国后发病,她的病毒株被命名为“多伦多2号”。  

据该所的常务副所长高光坪博士介绍,和目前北京正在研制的SARS疫苗不同的是,该疫苗既不是灭活疫苗也不是蛋白重组疫苗,而是基因疫苗,是通过抽取病原性基因作为病毒载体,具有用量少、反应快、安全性高、有效性强等特点,一旦有SARS流行,短时间内注射该疫苗就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他们曾在果子狸的动物模型中做过试验,有病毒复制低、肺出血斑块完全消失、发热组织切片正常等特点。他们采用恒定的病毒基因来制作疫苗,能对付任何发生变异的SARS病毒。目前正在向药监部门申请进行临床试验。  

同时高博士还透露,除了加紧研制SARS疫苗之外,艾滋病疫苗在老鼠等动物身上也完成了试验,效果显示良好,而登革热疫苗正在进行预试验,已把疫苗注射到动物体内观察基因的抗原情况。



        昨天上午,广东省首个疫苗研发基地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正式成立。今后,中山大学将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针对威胁广东省居民健康的热带传染性疾病展开疫苗研究。目前,研究所的专家已完成了非典基因疫苗临床试验前的所有工作,获得药监部门批准后,将成为世界上首个临床试验的非典基因疫苗。



  基因疫苗见效快安全性高

  昨天,中山大学疫苗研究所在中山三院举行揭幕仪式,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省政协副主席、省卫生厅厅长姚志彬等有关领导出席。该研究所由中大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组建,研究所的核心实验室设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平台建设耗资2000万元,实验室面积达1300平方米,由著名的美国生物实验室设计专家设计。

  疫苗研究所将主要研究和开发威胁广东省居民健康的热带传染性病疫苗。据该所常务副所长高光坪博士介绍,传统疫苗主要有两类:组重蛋白型疫苗和病毒灭活疫苗。“基因疫苗是只取病原性基因,将其放入病毒载体内制造的疫苗”,高光坪表示,基因疫苗用量少,见效快,通常肌肉注射后几天即可产生作用,而且安全性高。



  非典疫苗已完成动物试验

  中山大学疫苗研究所成立之前,艾滋病、非典、登革热疫苗已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始研究,现将在广州做进一步的研制。

  据了解,其中非典疫苗的毒株就来源于2003年广州的“毒王”周某。发病前,周某原是广州芳村的野味店老板,2003年春节期间,他接连传染了中山二院、中山三院医务人员和家属80余人,其中二代感染者为中山二院一位退休教授,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赴香港探亲,入住香港某酒店,通过电梯按键,传染了多名住客,成为香港暴发非典的源头。三代感染者为加拿大多伦多一名老妇人,归国后发病,她的病毒株被命名为“多伦多2号”。

  该所的常务副所长高光坪博士介绍,除了疫苗的毒株之外,跟目前北京正在研制的非典疫苗不同的是,该疫苗属于基因疫苗,目前已完成动物试验。“经过果子狸模型试验,效果很明显,它对非典病毒在果子狸体内的复制产生了抑制作用;同时肺部出血、斑块消失;发烧、组织切片恢复正常。”

  针对非典病毒变异的特点,研究人员采用恒定的病毒基因部分来作载体,以对付非典病毒的变异。据悉,目前正在向药监部门申请进行临床试验。



  艾滋病疫苗研究同步进行

  与此同时,艾滋病、登革热基因疫苗也正在研究之中。

  高光坪透露,目前已选择了艾滋病病毒的基因,并将其装入载体内,进行了老鼠和猴子模型的动物试验,效果显示良好;登革热疫苗正在进行预试验,已把疫苗注射到动物体内观察基因的抗原情况。

  此外,专家还透露,今后如果发生禽流感大规模流行,也会着手进行人禽流感疫苗的研究和开发。



        由中山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组建的中山大学疫苗研究所,昨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正式挂牌运作。这是广东的第一个疫苗研发基地,研究所将利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基因载体技术平台,研发艾滋病、SARS、禽流感等疾病的基因疫苗。

  SARS基因疫苗申请在穗临床试验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指出,此次两校的合作领域,明确定位在广东高发的常见热带传染病。近期内,研究所将对登革热、艾滋病、SARS、禽流感、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等疾病的疫苗进行研制。此次合作获得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商务部和中国教育部的批准。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平等共享相关知识产权,美方承诺不限制中山大学按中国的法律进行临床研究和产业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部基因治疗载体项目主任高光坪博士介绍说,目前,SARS的基因疫苗已经通过动物试验,证明了有效性。例如果子狸在接种SARS基因疫苗后,肺部没有受到感染的照片,作为对照组,没有接种疫苗的果子狸感染非典病毒后肺部出现大量坏死的斑块。此外,为提高疫苗作用的稳定性,SARS基因疫苗采用病毒当中的恒定基因段来研制疫苗。随后,研究所将与中山三院向国家药监局申请进行临床试验,这将是第一个真正临床上的SARS基因疫苗。

  艾滋病基因疫苗将在中国人体试验据介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艾滋病基因疫苗研制,此前得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际艾滋病疫苗发展中心(比尔·盖茨基金会)资助,2005年已在猴子身上激发出保护性的免疫反应,血液里的病毒量下降,一年内将在非洲开展人体临床试验。据悉,可以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基因疫苗,也将在中国开展人体试验。此外,登革热、乙型和丙型肝炎等的基因疫苗研制将在广东启动。基因疫苗与其它疫苗有何不同呢?高博士解释,一般的疫苗研制,是采用重组蛋白或者把病毒灭活后做成疫苗;而基因疫苗,是在病毒中取出病源性基因,作为病毒性载体,然后制成疫苗。以往的蛋白疫苗,病人在打了一针后,等一段时间才有效,过不久还要再打一针加强。而基因疫苗的优点恰恰是,用量少、反应快,能迅速起到保护作用,采用局部肌肉注射。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