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克隆再生

范国平:神经干细胞新进展

时间:2006-08-15 22:53来源:生物通 作者:admin
        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UCLA)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从人类胚胎干细胞系来源的神经干细胞不如从胚胎组织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好。

        UCLA干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院研究人员将胚胎干细胞转化为神经干细胞,希望能够得到替代神经细胞治疗帕金森氏症和阿尔茨海莫氏症等神经系统衰弱症。然而这些神经干细胞中CPT  1A基因的表达量很低,CPT1A的低度表达容易引发低血糖症。

        UCLA干细胞研发中心研究员、论文作者范国平副教授认为新的发现为改善实验室培养神经干细胞条件开启新的思路。研究结果刊登在本周网络版《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范说:“本研究为观察神经干细胞的转化过程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现在我们可以对最终得到的细胞类型进行直接检测。我们希望,此成果可以应用于移植。充分了解来自于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这些细胞,首先应该弄清这些细胞低度表达CPT  1A的原理。”这项研究利用了干细胞的多潜能性,异常干细胞不仅不能有效地治疗疾病,有时还会产生副作用,比如低血糖症。

        UCLA研究人员将其得到的神经干细胞与癌细胞对比,证明神经干细胞中,与基因沉默相关的DNA修饰作用没有任何畸变,而异常DNA修饰是癌细胞的特征之一。范说,这证明研究中所应用的胚胎干细胞不具有癌细胞的特征,也就是说接受这种神经干细胞移植手术的患者理论上不会患上恶性肿瘤。

        在三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实验室培养的来源于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神经干细胞与已经分化的神经干细胞和来源于胎儿组织的神经干细胞对比。希望弄清:人类胚胎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干细胞是否与普通的神经干细胞相同或相似;两者谁优谁劣?

        范说:“与来自于胎儿组织的普通神经干细胞相比,实验室培养的胚胎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基因表达水平很低。”基因适当水平的表达对细胞发挥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研究提示实验室使用的细胞分化过程需要改进,以使培养的干细胞中的所有基因都能得到适当表达。

        范和其同事现在正致力于研究胚胎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干细胞低度表达CPT  1A的机理。并且,他们希望在其它物种胚胎干细胞系中重复实验,以探知CPT  1A基因表达畸变是否只是存在于人类胚胎干细胞中。范和UCLA的其他研究人员认为在胚胎干细胞系的畸变进一步强调了其它胚胎干细胞系的辅助研究的必要性。

        为了对比不同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研究人员提取DNA片段,利用基因芯片研究DNA甲基化形式;监控细胞功能,特别是与异常表达现象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水平。

        范说,任何一种将来有可能用于移植的干细胞与正常干细胞相似性越高越好。下一步工作中其研究小组主要是通过改善细胞的培养方法,减少基因表达畸变。            (生物通记者宗敏)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