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科学家发现防晒霜存在副作用

时间:2006-09-04 21:42来源:人民网 作者:admin
        Sciencedaily网站消息: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研究小组的化学家们发现,当我们外出涂抹防晒霜时,除非频繁涂抹,否则反而对皮肤有害。

  暴露在阳光下皮肤细胞会吸收紫外线辐射,产生有害的氧化物。这些化合物活性很强,会导致肌肤的“氧化性损害”。具体地说,活性氧化物可以破坏细胞壁、脂肪膜、线粒体及DNA等细胞组织,最终损害肌肤,加速老化。

  涂抹防晒霜后,一些被称为紫外吸收剂的分子会消减穿透肌肤的紫外线辐射。但是,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吸收剂又会渗透到表皮以下,导致内部组织受到辐射威胁。

  化学系资深科学家凯瑞?M?  汉森(Kerry  M.  Hanson)  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认为,三种常见的紫外吸收剂(辛基甲氧基桂皮盐类  (octylmethoxycinnamate)  ,苯甲酮类  (benzophenone-3)  和辛-水杨酸  (octocrylene)  )暴露于紫外线照射下自身就会产生活性氧化物,增加对皮肤的氧化性损害。但是这些吸收剂都是被美国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而广泛使用的防晒霜成分。研究发现:只有当紫外吸收剂渗透进皮肤时,才会产生那些额外的活性氧化物;渗透后的防晒霜会失去吸收紫外线的能力。他们的研究结果会刊登在即将出版的《自由基生物学与医学》杂志中。

  汉森(Hanson)教授说,“防晒霜要正确使用才能防止晒伤,比如均匀涂抹在皮肤上是具有保护作用的。但是,我们的研究数据显示,如果防护面积不够,防晒霜中的紫外吸收剂渗入表皮层会起到相反作用。两个可能的解决方法:一是使用一些高级的防晒霜,确定吸收剂只存在于皮肤表面,减少紫外诱导产生的活性氧化物。另外,就是将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化剂混合,利用抗氧化剂降低紫外诱导活性氧化物在皮肤中的浓度。”

  汉森(Hanson)和其他研究者将防晒霜涂抹到真皮模型组织上,测试防晒霜渗透过程和活性氧化物在表皮深处的浓度。利用双光子荧光显微镜,他们检测分子探头的荧光特性变化,判别表层下活性氧化物的产生过程。他们证实,当防晒霜渗入时皮肤中会产生活性氧化物。

  近95%的肌肤老化与紫外照射有关。人类整个生命周期中90%的紫外辐射来自18岁之前。紫外线A可以穿透表皮,达到肌肤深处的真皮组织。

  “目前给大家的最好建议就是要使用防晒霜,并且经常涂抹。皮肤癌基金会(Skin  Cancer  Foundation)  建议每两个小时就要涂抹一遍,特别是出汗或游泳之后防晒霜会被冲洗掉,及时涂抹更为重要。也就是说,尽量避免已经渗入的紫外吸收剂再与任何紫外辐射发生反应,减少活性氧化物产生的可能性。”  加州Riverside分校化学系克里斯多弗?巴丁(Christopher  Bardeen)副教授解释道。

  当然,该项研究还在进一步推进中,机理及根本解决办法还有待探讨。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