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郭晓燕 据调查,全球约有1/4以上的人口曾经有过睡眠方面的困扰,在我国城市各年龄段人口中,约有三四成公民经常性地睡不好觉。目前,至少有89种以上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困扰着人们,表现为入睡困难、不能连续维持睡眠、睡眠时严重打鼾憋气、早醒或过眠、白天打瞌睡、不能保持清醒等。这些疾病使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健康状况下降,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免疫力减弱,因白天警觉性降低造成的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严重威胁着公共安全,增加国家经济损失,破坏社会和谐。睡眠障碍并不是无所谓的小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张景行说,人们对睡眠认识不足,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尽管长时间不眠对人会带来不良影响,但只要很好地补上一觉就容易恢复。尤其是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很多年轻人任意地压缩睡眠时间来工作,造成长期睡眠不足导致睡眠障碍。有关睡眠的科普教育工作不够也是人们忽视睡眠重要性的原因之一。 那么,怎样的睡眠习惯才是合理的?“调节好自己的生物钟很重要。”张景行强调,由于每个人生物钟的具体情况不同,生物钟也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养成适合自己的生活习惯。一般来说,晚上10点以后人的体温开始下降,在下降的过程中睡眠质量最好;凌晨两点以后体温开始回升,睡眠变浅。因此,早睡早起的习惯优于晚睡晚起的习惯。不要强求晚上一定睡足8小时,睡眠时间因人而异,即使同是自己,夜与夜之间睡眠时间也不尽相同,成年人每天保证6—8小时的睡眠即可。就寝前4个小时适当做些运动对入睡和维持睡眠也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睡前洗个温水澡,或热水泡脚,同时学会足底按摩、身体按摩,使颈部和肩部肌肉放松可促进睡眠。另外,不要把心事带到床上,不要想当天的得失和明天的计划,否则越想越多,大脑像放电影一样,一幕一幕闪着,停不下来,自然会睡不着。 除自身调节外,外物对身体的刺激也应避免。咖啡、茶、香烟都会破坏睡眠结构,在不适当的时间吃、喝,都可能引起失眠。有些人在下午2点后喝咖啡晚上便会睡不着觉。就寝前4—6个小时内喝咖啡也会搅乱睡眠,使睡眠支离破碎。晚上7点时摄入的咖啡因到晚上11点依然有一半还存在于人体内,而且,许多的食品、饮料和药物中都含有咖啡因。睡觉前也不宜喝酒,因为酒精会使人半夜醒来。上床前吸烟,以及睡觉前一至两个小时吃零食都会在新陈代谢应该减慢时反而增加而妨碍睡眠。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