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神经心理

人类的恐惧心理一半是天生的

时间:2008-09-16 02:49来源:人民网-健康频道 作者:bioguider

  碰到毛毛虫惊声尖叫、看恐怖片时蒙住头瑟瑟发抖,人类的恐惧如此莫名而又深刻,甚至让理智“靠边站”:有人割伤手指后因害怕患艾滋病而自杀,有人看到巧克力夺门而逃。恐惧的真实面目究竟是怎么样的呢?美国科学家们的一系列研究揭开了这一神秘面纱。

  早在2005年,美国哈佛大学麦克莱恩医院的研究发现,人大脑中扁桃形神经系统内的斯得塞敏(stathmin)的分泌不但能够刺激人类大脑产生焦虑、恐惧、害怕,而且还会造成这些恐惧反应的留存或记忆。据今年4月《自然》网站介绍,为了确认这种恐惧基因的遗传性,美国弗吉尼亚医学院精神病医师肯尼斯·肯德勒及其同事追踪了2490对8到20岁的瑞典双胞胎。实验中,当这些双胞胎被问及是否对13种可能的恐怖现象(包括闪电、牙科医生、蜘蛛和从高楼往下看等)感到害怕时,同卵双胞胎中有一个对某事感到害怕时,另外一个也往往对同一事物害怕,而非同卵双胞胎的这种趋势要相对弱一些,这证明了恐惧的遗传性。

  “恐惧还有很多是后天经历造成的。”在近日美国ABC网站上,心理学家萨利·温斯顿这样说,在创伤性经历、或在引起尴尬或焦虑的情景中,一些与此相关的事物可能会因此埋入潜意识记忆中,引发恐慌。比如一名患者之所以害怕巧克力,其实是出车祸时被车甩出的一瞬间看到前座的一盒巧克力。

  “恐惧是先天和后天综合作用的结果,几乎所有人都要带着恐惧一起生活。”萨利总结说,“怕黑、怕蛇以及对未知自然现象的畏惧等对人类生存有重要意义,可以逃避或硬起头皮面对。但对于后天形成、回避不了的恐惧,在心理医生的引导下直面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青  阳)

    《生命时报》 (2008-09-09 第06版)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10)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