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神经心理

冬季暖阳可以治“心理流感”

时间:2008-11-17 15:36来源:人民网-健康频道 作者:bioguider
天气逐渐寒冷,白领唐小姐发现自己的情绪“感冒”了——整天干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还经常烦躁,周围的人动不动就“惹怒”自己,最后弄得自己都开始烦自己,觉得生活一团糟,去医院检查却又没病。她把自己的“症状”告诉朋友,结果发现不少朋友都和她有一样的烦恼。

  心理专家指出,唐小姐和她的朋友其实是“冬季心理流感”,性格敏感的女性尤其容易出现此症状。

  冬天更易陷入抑郁 

  为什么进入冬天后常常觉得没精神、烦躁不安,而且感到压力很大?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刘翔平告诉记者,这是冬季抑郁的症状,俗称“冬季心理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每个人都可能在生活中某一时期处于这种心理状态,而冬天更容易出现这个症状。

  冬季心理流感患者每到冬季就有股无形的压力,好像整个世界都变得没有生气。他们特别喜欢睡觉,但多梦、睡眠质量差。这些人的自我评价往往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喜欢将自己关在屋里。

  刘翔平表示,因为冬季气温明显降低,日照少,人体褪黑激素分泌增加,生物钟不能适应冬季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造成情绪与精神状态紊乱,再加之冬季户外活动减少,情绪就更容易感到低落。很多人因此怀疑自己,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很糟糕,却不知道其实是外部环境导致的这一现象。

  性格敏感女性高发

  唐小姐惊讶地发现,身边和自己一样患有“心理流感”的,大部分都是女性朋友。

  专家指出,女性逐渐成为冬季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发病率在23%-38%之间,是男性的4倍,原因在于女性天生比男性对天气的变化更敏感。从生理方面来说,冬季一到,女性大脑中的复合胺就会因为日照缩短而分泌失常,从而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

  从心理来看,压力大、易感性的女性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降低,也容易引起抑郁情绪,加上现代女性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行为方式普遍表现为忙忙碌碌,导致她们的情绪容易趋向于不稳定,特别是常年在室内电脑前工作、很少运动的女性,也比一般人更易患抑郁症。此外,不健康、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也会恶化情绪。

  所以,性格内向、敏感多疑、感情比较脆弱的人;常年在室内工作的人,尤其是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上班很少见太阳以及对寒冷较敏感的人都更易患上“心理流感”。

  晒太阳赶走“心理流感”

  随着北风刮走树上的绿叶,周围环境变得萧瑟,这时是“冬季心理流感人群”比较难熬的季节,有的人会出现工作和生活中判断失误,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导致自己更加烦闷和忧郁。

  刘翔平提醒“冬季心理流感”患者,要重新正确地对自己的情绪归纳原因,不要搞混了外部环境和自身压力的界限,因为冬季抑郁往往是因为人体自身对环境不适应,而不是自己真的让生活变得更糟糕了。

  此外,冬天要多晒太阳,因为冬季光照时间短,是情绪抑郁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当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它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分泌。平时要多进行户外运动,通过体育锻炼能调整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减轻紧张、激怒、焦虑、抑郁等状态,而且适当运动能提高大脑内啡肽的浓度,让人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有抑郁情绪的人群要多和别人沟通交流,多找亲朋好友倾诉。另外,还可用色彩调节心情,有意识地变换或增加一些鲜艳、温暖的颜色。

更多内容请点击健康频道》》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