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神经心理

调查研究:女性为何拔尖的少

时间:2008-11-24 16:42来源:人民网-健康频道 作者:bioguider

  希拉里在获得“年度魅力女性”称号后发表感言。

  11月10日,希拉里·克林顿获得美国著名时尚杂志《魅力》评选的“年度魅力女性”称号,这位政界女强人的魅力再一次受到大众的认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拔尖的女性毕竟是凤毛麟角。事实上,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行业领军人物都是男性,甚至在服装、设计、化妆、烹饪这样女性气息十足的行业中,都主要是由男性拔得头筹。那么,为什么女性难以成为“大师”、“大家”呢?

  男女大脑优势不同

  首先,男女两性大脑上质的差异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男主外,女主内”的现象。女性大脑中与语言相关的重要脑区要显著大于男性,同时,本能和情感活动的相关脑区也大于男性。

  而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男女大脑中这些区域之所以存在不同,是由于进化过程中不同性别的社会分工长期累积而形成的。负责养育后代的女性,需要更为丰富的情感和语言以应对幼儿的需求和成长,而承担家庭责任的男性,则在长期的狩猎过程中优化了空间辨识能力以及勇气、胆识和体力。活动舞台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女性事业的发展。

  成功让女性付出更多

  社会心理学的一系列研究也为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分工作出了证明。一项针对成年男女的研究发现,当需要列举生命中最重要的要素时,成年女性更多地选择了孩子、丈夫和老人,而成年男性除了家庭的选项外,还广泛关注权利、社会地位等选项。比较而言,“其乐融融、与世无争”可以让很多女性产生幸福感,而同样的情景却很难让男性产生同等程度的幸福感,同时,还很有可能给他们带走“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评价。

  另一个不可否认的问题是,在通往行业之巅的道路上,女性还要面对另一个障碍:“成功负效应”。社会舆论普遍认为,女性要想成功,会比男性遇到更多的阻碍,需要付出的更多,同时,女性在成功后常被戴上“女强人”的面具,必须背负强势、男性化、缺乏女人味的“恶名”,而这样的“负效应”所造成的不良期许无疑也会让很多潜质优秀的女性裹步不前。从这个角度来说,女性在很多领域中没有冲到巅峰也是因为“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女性发展空间更大

  其实,开放的社会对女性正在变得越来越宽容!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寻求自我实现,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吴仪、印尼的梅加瓦蒂三姐妹,菲律宾的“漂亮女人”阿罗约……而与此同时,“相夫教子、举案齐眉”的传统女性也同样让人欣赏。

  从这个意义来讲,女性正处在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良好时代,相信在这样开放宽松的背景下,会有更多的杰出女性可以轻松地脱颖而出,成为各行各业的翘楚!▲

    《生命时报》 (2008-11-18 第06版)

更多内容请点击健康频道》》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