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健康 > 医学 > 癌症研究

“癌魔”尚未形成肿块即被“擒获”

时间:2009-04-26 17:04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bioguider
        癌症发病隐秘,往往一经发现就是中晚期,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这种遗憾将在不远的将来得到改变。记者4月23日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获悉,由该院申宝忠教授领衔攻关的一项恶性肿瘤分子成像新技术,配合使用其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活体绿色荧光蛋白分子成像仪,可在“癌魔”尚未形成肿块前就被成功擒获,即在恶性肿瘤出现临床症状之前,超前在细胞、分子水平阶段判定有无癌症的发生。专家称这一开创性新成果有望开启医学领域新时代。  

  该课题组历经7年科技攻关,应用光学分子成像技术在国内首次揭示了乳腺癌等肿瘤发生时细胞、亚细胞、基因分子水平上的改变和奥秘,揭示了其早期生长和转移的机制。课题组利用近红外线荧光标记的表皮生长因子分子探针,对乳腺癌基因表达的蛋白产物进行成像并“曝光”,大大提前了乳腺癌的诊断时间。新成果实现了对癌肿的早期特异性诊断,而当前现有成像技术必须要等到癌肿出现并发展到一定尺寸才能成像显示。课题中将抑癌基因与分子影像探针构建成“共表达载体”,在国内尚未报道。  

  分子影像学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美国,是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对生命或机体内部生理、病理过程进行无创性实时成像,可在机体尚未出现形态学变化之前即对疾病做出准确诊断。  

  专家评价,该成果对中国分子影像学科的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利用此技术和设备不单可实现癌症诊断提速,还可以在活体上观测癌肿的生长、发展和转移,淘汰过去必须多次宰杀实验动物才能观察疗效的试验;此外还能指导临床手术及判定术后癌肿是否切除干净;该成果还能观察药物疗效,可准确判定药物是否真正作用到了疾病靶点上,如果将这一功能应用到药物研发及药物筛选上将大大加快新药研发速度和质量。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