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学界动态

追查枞阳H5N1 周毛娅的最后64小时(2)

时间:2005-11-22 09:28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bioguider


  11月13日,农业部两位专家来到离严潭较近的枞阳县枫沙湖,取得候鸟样本20份。

  在对诸多样本进行检测之后,14日,省防禽流感工作组组长周世其告诉枞阳县政府,所有样本都是阴性。

  至于村里原先死掉那近60只家禽的死亡原因,据姚尚久介绍说,后来严潭一位村中兽医给病鸡吃治鸡霍乱的药物,就全部治好了,因此严潭家禽之死被定调为鸡霍乱(即鸡瘟)而非禽流感。



  追凶

  11月17日,枞阳这个打工大县的卫生局发出一份致全县外出人员的一封信。

  信中称“接农业部通知,我县没有发生动物禽流感。现媒体公布的我县一例人禽流感病例是属外出务工人员……如果有疫情发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个人防护,如果觉得不适,应及时就地进行诊治,不要返回家乡,以免延误病情”。

  如果那致人于死命的H5N1病毒不是在枞阳,又该是来自何方。WHO专家将于近日前往枞阳进行相关调查。

  县委副书记章效生称,“我们也觉得疑惑。”按他个人的看法,既然本地没有禽流感疫情,那么就有可能在外地感染之后带回来的。而周的主治医生吴同生认为,人患禽流感的潜伏期为7天,因此可以排除周毛娅在打工地感染禽流感的可能性。

  章效生还认为,该地水网密集,候鸟众多,因此也不能排除周毛娅和候鸟接触感染可能性。孙杰在接受铜陵市人民医院咨询时则曾表示,周毛娅回乡后并没有和野禽接触过。

  由于记者未能采访周毛娅的父亲周美龙,因此周家家禽死亡数量目前仍然不得而知。

  11月17日下午,当记者赶到严潭之时,这里村口已贴上了防治禽流感的标语和横幅。据了解这是记者来之前一天张贴的,正是这天新华社发布了安徽人禽流感病死的消息。

  而在17日这天下午,枞阳县召开禽流感防控会议。县领导意识到他们的防控工作“很不乐观,任重道远”。因为枞阳县俗称“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河网密集,沼泽地多,湿地多,水面面积五六十万亩。

  11月18日下午,记者离开枞阳。当时除了孙杰以外的被医学观察者都被解除。之前一天晚上8时许,当记者来到孙杰家中时,他呆在二楼一言不发。

  从周毛娅病故到那时已有一个礼拜,那致命H5N1病毒至今来源不明。



  周毛娅的最后64小时

  卫生部11月16日通报:周某某,女,24岁,农民,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人。11月1日发病,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11月10日病情加重,因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发病前1至2周,家中饲养的鸡、鸭出现死亡,曾接触病死鸡鸭。对该患者标本的实验室检测,H5N1病毒阳性。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卫生部专家组判定该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确诊病例。

  11月17日

  铜关路的地势在铜陵市人民医院的大门前陡然升高,医院的门诊大楼居高而立。在大楼的侧后方有一座独栋的小楼,正门上挂着“呼吸道发热门诊”的红字牌匾。

  记者探步而入:外间是一个门诊室,再向里走有12个隔间,禽流感患者周毛娅就在其中的一个隔间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64小时。

  从11月7日上午9点30分到11月10日凌晨1点,除了做CT和B超检查外,周毛娅几乎没有离开过那个15平米的小隔间,也没有其他病人入住过。

  周毛娅死后,她生前使用过的有创呼吸机和心电检护仪已经搬离现场,空荡荡的隔间里只有床单雪白。

  这里曾是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的隔离病房,这所皖中南地区的三级甲等医院在2003年收治过几例SARS疑似病人。感染科主任吴同生从2003年开始就诊治了许多呼吸道传染病人。11月17日下午,吴同生主任及护士长余虹向记者详述了周毛娅从入院到死亡的全过程。

  11月7日周毛娅从枞阳县送达铜陵市人民医院的时间是11月7日上午9点30分左右,周由其丈夫陪同先到门诊就医。门诊医生简单询问了病情,主要是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门诊医生当时就问,发病前有没有跟家禽、野禽接触过。

  在得到周毛娅丈夫确认之后,门诊医生立即通知了预防保健科科长王长秀。王嘱咐门诊医生让病人及家属立即戴上口罩。随后,周和丈夫由护士陪同,一起到专门诊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呼吸道发热门诊”。吴同生在此时接到了通知,带上传染科的主治医师黄义泽赶往发热门诊。

  吴同生到达现场后,开始询问周毛娅的病史。周的丈夫向吴同生回忆,周毛娅从11月1日开始不舒服,具体表现为呼吸困难,上气不接下气。病人发热持续六天,前三天体温在摄氏38度左右,伴有胃寒、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的症状;后三天,体温上升到摄氏38-39度,伴有干咳、无痰。周曾在枞阳当地的第四人民医院做过血常规检查。周回村后挂了三天点滴,主要是大剂量的青霉素,但并没有效果且病情加重,到铜陵前的最后一天,也就是11月6日周毛娅出现胸闷症状且呼吸困难。

  吴同生在11月7日10点左右的初步诊断结果是:患者有急性病的病容,呼吸急促,达到每分钟37次,心跳为每分钟118次,血压正常,口唇、指甲紫绀(发紫)。通过心电检护仪测出的病人脉氧饱和度为69%(正常人是95%以上),该指标说明病人严重缺氧。

  当时院方采取的急救措施在几个小时之内迅速升级:先是用鼻导管供氧,无效;后采取面罩供氧,依然无效;再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机械供氧,吴同生向记者解释说,“倘若肺部损伤不严重的话,无创供养应该能很快奏效。”但事实是,在周毛娅接上无创呼吸机后,脉氧饱和度并没有明显回升。

  此外,在11月7日当天采取的救护措施还包括: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的输液治疗;针对病人呼吸衰竭、肺部对炎症反应剧烈而采取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注射(抑制炎症);以及输送新鲜血浆和脂肪乳剂对病人提供营养支持。但救治效果均不明显。

  在急救过程中,治疗组还穿插进行了各项检查。血常规检查的结果是白细胞未升高,淋巴细胞降低,只有百分之十几(正常情况应该是百分之二十几);肺部听诊的结果是中下肺呼吸音低,没有听到罗音。拍胸片检查发现,病人中下肺一片白色,肺实变50%左右,B超检查胸膜腔、心包腔、腹腔没有积液,可以判定肺实变由炎症引起。此外,B超还发现病人已怀有四个月身孕,胎儿仍有心跳。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