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生命探索

北京选定换脸第一人 中国难求捐脸人(组图)(2)

时间:2005-12-14 09:24来源:竞报 作者:bioguider

  陈博士说:“脸同肝脏、肾脏、角膜一样都是器官,只是中国传统观念认为,生命是连续的,所以人临死时,非常看重自己身体的完整性,没人愿意让自己的亲人‘没脸’地离去。”

  希望国家法律早日介入整形外科领域

  陈博士告诉记者:“我之所以在网站上开始招募捐脸人,是想能给那些‘无脸’的人以希望,更希望国家法律能尽早介入整形外科领域。因为现在法律在整形外科里处于很尴尬的局面。换脸手术后面部会有所改观,像身份证、犯罪分子钻空子等一系列问题也会随之出现,但现在我国的身份证只有照片,而国际上认定身份是以指纹、声音的频谱和眼底视网膜甚至DNA测试等为准,一个人的身份认证不能单凭一张脸,更要通过认定思想。因此法律应做几项整形手术以上必须到当地公安部门开无犯罪记录等要求的规定。”

  捐脸志愿者四大条件:

  一、必须尊重捐脸者本人及其家属的意愿。

  二、不是任何人都适合捐脸。捐献者的年龄不能太大,因为老年人皮肤、肌肉和骨骼都已经老化,不适合作移植手术,只有青壮年较适合。

  三、必须是意外死亡,但面部完整。从死去6小时至8小时的捐献者头部取下整个脸部进行移植,包括从上发际线到下巴,从左耳到右耳的所有皮肤。

  四、捐献者不能有传染病和遗传病史。

  陈焕然医生为换脸手术开设的特殊答疑邮箱:chenhuanran@163.com

  专家说法

  生命伦理学家:患者受益必须大于所承担风险

  中国社科院著名生命伦理学家、卫生部伦理委员会委员邱仁宗,从医学伦理角度考察,换脸手术并非不能进行,但必须符合三项条件。首先,手术的风险和患者的受益相互权衡,患者受益必须大于所承担风险。他解释说,考虑病人手术的风险,不能单看手术成功与否,还必须考虑手术对患者心理的影响,以及换脸之后对患者社会交往的影响。其次,接受手术的患者必须对手术可能造成的各种后果具有充分的知情权,医生不能夸大手术的疗效,也不能刻意淡化手术的风险。第三,接受换脸手术病人的选择,患者必须自愿接受手术,且医院进行手术不能单纯为了钱。

  邱仁宗表示,前不久法国进行的换脸手术从医疗技术考虑不存在问题,而且患者所换的脸来源于一名自杀者,通过其家属的自愿捐献,之间没有金钱交易。那么北京要进行换脸手术的脸来源在哪儿?如果之间存在金钱交易,也不合乎医学伦理要求。

  法律专家: 换脸进行犯罪活动罪加一等

  如果换脸手术技术成熟,有人利用这种技术进行犯罪怎么办?北京安园律师事务所周温兵说,目前来看,换脸手术存在可能出现排异反应的风险,并且通过换脸进行犯罪成本高昂。他说,目前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如果利用换脸进行犯罪,其性质是和目前国内已经出现的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而整容的行为一致,属于有意逃避法律制裁。

  根据我国法律,有意逃避法律制裁将加重刑罚。以抢劫罪为例,同样是抢劫,如果蒙面抢劫将罪加一等。因为犯罪的故意企图更突出。但周温兵表示,目前国内还没有法律对这种手术进行管理或约束。而他也是首次遇到这样的问题,还需要继续探索。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个主管部门明确表示对此负责

  作为卫生部伦理委员会委员的邱仁宗提出疑问,谁批准了这项手术的进行?他说,换脸手术是医学领域中一项难度非常高的手术,必须具备过硬的技术设备条件才能进行。因此,为了对患者负责,进行如此复杂高难度的手术必须进行专家评议,由主管部门授予施行手术资格。但是,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个主管部门明确表示对此负责。那么是谁批准了这项手术?如果在主管部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由医院自行决定是否进行类似高难度手术,将是不令人放心的。

  作为国家卫生部伦理委员会委员,邱仁宗表示,目前卫生部还没有对类似换脸手术这样可能对患者产生伤害的手术的管理条例。他认为目前当务之急是完善法规建设。“至少也要有一个暂行办法”。

  文/本报记者 施剑松

  对话换脸医生

  现在“换脸”炒得这么热,以前被毁容的人是怎样处理的?

  陈焕然:以前是采用传统整形手术,即只移植自体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把面部重新整形一下,其缺点是因为没有立体器官(如耳朵、鼻子等)移植导致面部没有动感,优点是没有排异反应。

  “换脸”后像谁?

  陈焕然:如果是换整张脸,基本像捐脸的人。如果是部分换脸,其术后的容貌达不到“改头换脸”,也就是部位的相似。

  “换脸”后能恢复原有容貌吗?

  陈焕然:可以。在做完换脸手术后的,就可进入正常的整形手术中,进行再创作,有的人甚至可以做回接近毁容前的容貌,这样可以减轻来自社会和伦理方面的压力。

  什么样的患者适合“换脸”手术?

  陈焕然:严重

车祸者、烧伤者和面部肿瘤者,其面部不仅皮肤受损、而且肌肉、骨骼等都遭到了破坏,仅仅依靠传统的皮肤移植整形治疗无法恢复面容以及面部器官功能的患者。

  什么样的脸适合“换脸”者?

  陈焕然:要找到一张和患者相匹配的脸部组织,成功率是万分之一。这种匹配不仅是指肤色、年龄、大小等外部特征,更重要的是要在血型和白细胞等组织配型上达到一致,在DNA的相容性上至少要达到85%以上才可以。

  捐献者的脸多长时间内“有效”?

  陈焕然:合适的供体最好在死者去世四小时之内剥离,否则就会出现细胞死亡,无法达到移植的要求。

  “换脸”需要多少钱?

  陈焕然:大约在20万元。

  “换脸”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陈焕然:医学界判断手术是否成功的标准有两种:成活与存活。“成活”以秒来计算,也就是移植后只要形态存在即可,但是没有功能,对患者意义不大;“存活”则是一个长期的概念,一个永久的存在,以月和年来计算,而且跟正常人一样,要有表情和功能。以及术后患者真能融入社会,过正常的生活,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9)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