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人物 > 人物访谈

留英学者王执礼的家情国情赤子情(2)

时间:2006-01-11 16:32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bioguider




  王执礼还发明了用基因疗法治疗糖尿病。基因医学是人类医学一个崭新领域。王执礼的基因疗法是迄今为止糖尿病最新治疗办法之一。目前,这种疗法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相信这种技术一旦成熟推广,必将为无数糖尿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1995年底,作为布卢姆研究生,王执礼被英国皇家研究生医学院授予医学哲学博士学位。1996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医学会院士。英国十多年的奋斗人生,王执礼收获了累累的人生硕果。他获得了五项世界第一的科技成果,38篇学术论文发表在世界权威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10年的时间,王执礼完成了一些人20年也难以完成的工作。他的成功,让实验室的英国同事们觉得不可思议,他们说:王执礼是科研machine,就是“机器”的意思,别人不能和他比。



  回国创业丹心一片向阳开



  近年来,中国糖尿病发病率处急剧上升期。据统计,中国糖尿病人群达4000万人,是糖尿病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卫生资源相对缺乏、人民群众对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和意识不足,糖尿病的科研及临床医生特别是基层临床医生的专业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是制约我国糖尿病防治事业的不利因素。为了提高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水平,王执礼经过长期筹备,在中国兴建一所亚洲最大的糖尿病专科医院——北京朝阳糖尿病医院。



  北京朝阳糖尿病专科医院,是一所按照三级专科医院标准建立、并具有深远国际医疗、科研及学术合作背景的专科医院。该院成立一年来,但始终牢牢地占据医疗市场制高点,实现了医院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王执礼的具体做法是:



  1.突出专科水平优势,实施人才兴院战略。该院荟萃了一大批国内外资深糖尿病专家学者,如英国皇家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主席布鲁姆为该院的名誉院长和客座教授;英国糖尿病学会主席维尔斯院士为该院高级专家;国际著名糖尿病专家、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李仕明教授为该院糖尿病足学科带头人。



  2.以医疗质量塑造品牌,以服务水平吸引顾客。朝阳糖尿病医院采用英国皇家医学院诊断和治疗标准,体现治疗糖尿病的国际先进水平。王执礼说:“医院要发展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在医疗质量上。”该院与国际前沿的糖尿病科研和学术机构合作,推出能体现世界先进水平的“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的综合疗法”。保护胰岛细胞综合疗法的推出,让众多的糖尿病患者的痼疾得以很好的治疗,部分早期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治疗后已停用胰岛素及各种口服药,仅靠饮食和运动疗法已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



  3.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人文精神,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构建和谐的医患通道。该院非常重视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采取多种形式,以求实效。他们总结出“四心”(爱心、诚心、细心、贴心),提炼出“五主动”(主动关心帮忙体贴病人,主动耐心安慰病人,主动热情接待新老病人,主动巡视病房,主动相送出院病人),推出“六多一句”(即入院时多介绍一句,操作时多说明一句,日常生活中多问候一句,治疗前多解释一句,治疗后多安慰一句,出院多关照一句)。



  为了普及糖尿病健康知识,王执礼还在工作之中,抽出时间,撰写科普文章,介绍糖尿病防治的最新进展,纠正人们对糖尿病防治的认识误区。他还准备把英国布卢姆实验室设备带回国内,使中国糖尿病研究的水平,与美国、英国达到同一水平线。



  与时俱进把握科学发展观



  正是人生的金秋,也是收获的时候。如今的王执礼,头上一大堆头衔。英国皇家医学会院士、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代谢医学系高级研究员客座教授、中国医学基金会糖尿病基金主任委员、北京朝阳糖尿病医院院长……王执礼不仅在学术领域频折桂冠,也在经济大潮大显身手,而且热心社会公益活动。从读书人、企业家,到社会活动家,各种角色转换,似乎都干得得心应手。问王执礼成功奥秘何在,他说:“我们的国家建设要讲科学发展观,知识分子的成长也要与时俱进,讲科学发展观。具体来说,就是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



  正确的人生观。就是要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民族联系起来,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大我”之中。王执礼37岁那年,已是副主任医师、天津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专科带头人。他本来可以舒舒服服地过分小生活。但他看到我国在糖尿病学科与西方的差距,毅然抛开已拥有的一切,到英国做一名学生,从零开始。他在英国一朝事业成功,但看到祖国糖尿病防治事业需要人才时,毅然回国创业。王执礼在英国14年,功成名就,但他仍然保留中国公民身份。“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仍是中国心”。王执礼说,心中没有祖国这个“大我”,个人再大的成就都不算成功。



  正确的事业观。就是当代知识分子,要顺应历史的潮流,敢于在时代大潮迎风斗浪,锻炼成长。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些知识分子成了“读死书、死读书”的学究。王执礼说,当代知识分子,不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不能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就不能更好地报效国家社会。多年来,王执礼的事业涉及医药业、慈善业等多种领域,这不仅开拓了他的视野,也是他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一个人不仅要有爱国之心,而且要有报国之材,更要有兴国之举。他认为,知识分子只有从书斋里走出,直面人生,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才是中国知识分子成长的必由之路。



  一个人要善于创造社会财富,但金钱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把自己的财富回报社会,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今,王执礼虽然有一定经济实力,但他仍保持着俭朴的生活习惯。当他看到贵州边远山区生活困难,很多孩子无钱上学,他立刻资助100名孩子9年的学费;当他听说自己插队地方,孩子们还在危房读书时,又捐款建一所中心小学。山西农民王老汉来朝阳糖尿病医院看病,结账时发现自己的药费被减免了一半,王老汉激动的泪如泉涌,他说,我们穷人看病,遭白眼受气时家常便饭,像王院长这样好人我真第一次见着。



  王执礼回国后,筹建了中国糖尿病基金会,他热心投身这项慈善事业,准备为中国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基层糖尿病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做一些建设性的工作。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