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学界动态

2005年生命科学十大新闻评选结果

时间:2006-01-17 09:16来源:金桥信息 作者:bioguider

由生物通联合网易、华文生技网(台湾)和中国遗传网举办的"2005年生命科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已落下帷幕。在近一个月时间内有5000多名读者进行了投票,通过结合读者投票结果和专家意见,最终"2005年生命科学十大新闻"脱颖而出。入选新闻涵盖了2005年生命科学领域最受关注的事件、重大科研成果,如禽流感、韩国黄禹锡学术造假事件、microRNA的研究成果、DNA测序技术的飞跃和我国科研人员取得的科研成果等,并且凸现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方向,可谓"星光熠熠",也达到了我们的预期效果。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读者的热情参与以及有关专家的热心指导。我们在这里表示由衷的感谢。稍后,我们还将通知获奖读者领取奖品,敬请关注。

新闻评选结果如下(按得票数排列):

1.2005年禽流感全球蔓延

2005年,禽流感在全球蔓延……。这一场瘟疫首先在越南迅速蔓延,随后延伸到罗马尼亚、日本、泰国、柬埔寨、乌克兰、印度尼西亚、中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鸡鸭类禽畜,野禽与猪感染也有报道,更加严重的是已经在亚洲、欧洲等分别发现了人感染H5N1禽流感死亡的病例,其规模、传播范围以及对各行业,各领域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2005年鸡年,闻"鸡"色变,通过努力我们也许可以在这场危机中挺过去,但是重要的是在未来的狗年、猪年、鼠年……,我们不会因为这些本来与我们和平共处的"邻居"而产生莫大的惊恐。

2.南韩干细胞克隆风波近尾声,黄禹锡身败名裂

2005年是个不太平的年份,在一向低调的生命科学领域发生了震惊全球科学研究者,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动向的重要丑闻事件--黄禹锡事件:黄禹锡使韩国生物技术迅速"崛起",但事情的发展却完全出乎意料的。由"卵子风波"引出的却是近年来科学领域最大的学术骗局。这一韩国生物技术"巨星"的陨落不仅给韩国本身科技的发展带来了莫大的耻辱,也对全球再生医学干细胞研究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面对着越来越快速的发展脚步,过于强调结果,"急功近利"的科学研究方针是否会毁了科学发展的未来?

3.人类X染色体基因测序完成

由英国Wellcome Trust Sanger研究中心领导的一个世界性研究队伍在2005年3月17日的《自然》杂志上宣布已基本完成对人类X染色体的全面分析。这项研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部分,也是最困难的一部分。X染色体DNA序列的详细分析和X染色体上基因的活性研究为有关性染色体的进化研究、伴性遗传疾病以及男女之间的生物学差异性研究揭开全新篇章。

4.发现microRNA调节着身体中大部分基因的表达

2005年,RNA家族的一个不起眼的成员MicroRNA(miRNA)可谓出尽风头,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焦点,有关它的研究发现频见于世界顶级学术期刊杂志。这种只有22个核苷构成的微小分子,调节着哺乳动物大部分基因的表达,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此外,它还与人类疾病(如白血病、心脏病等)的发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这种特殊分子的深入了解,不但有助于认识生命过程,而且将有益于改善人类的健康状况。

5.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Map) 一期工作完成

国际单体型图谱项目已经从来自数个不同人群测出超过百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2005年10月一期工作结果公布在Nature杂志上,这次公布象征着单体型图谱工作的一个重大里程碑。这些SNP就像是分布很近的DNA位置标志,对其标志点的追踪,既可以更容易地发现与人类主要疾病相关的基因,例如哮喘、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等;同时还可以对每个人对特定药物做出的反应进行分析确定。

6.200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颁发给了"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者

"幽门螺杆菌"对寻常百姓来说都不是什么陌生的词汇,200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就颁发给了它的发现者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相对于近年来出现频率颇高、进展诸多的基因、干细胞等尖端研究成果,这一成果得奖似乎显得有点"平淡"。但是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实实在在地开创了人类对胃溃疡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提高了人类的健康水平。这个奖项的颁发不但奖励他们对人类健康的贡献,而且表彰了他们坚持真理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7.蛋白质组重大突破--绘出首张人类蛋白质相互作用图谱

2005年,来自德国的研究小组首先在Cell电子版上刊登了他们所完成的人类蛋白质组相互作用图谱,这是历史上首次公布的人类蛋白质组相互作用图谱。随后,美国科学家也不甘其后,在10月20日的Nature上公布了他们所完成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图谱,同时一种新型的蛋白芯片固定法的发明也标志着蛋白质研究技术的重要进步。这些研究成果的获得代表着在蛋白质组研究领域人类又迈出了一大步,同时也告诉我们在2006年蛋白质组将会进一步成为研究的重点。

8.DNA三维结构的重大突破

由韩国成均馆大学的河圣哲博士和金璟圭教授及中央大学的金洋均教授组成的联合课题组2005年10月19日宣布,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率先破译了一条DNA链是如何将右手螺旋B型DNA和左手螺旋Z型DNA连接起来的晶体三维结构。2005年10月20号的Nature杂志以封面故事报道了这一研究成果。科学家指出Z型DNA对一些致癌基因和与天花等疾病有关的基因起着控制作用。新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科学家通过调节Z型DNA或者Z型与B型DNA结合处的蛋白质功能,而开发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新方法。

9.测序技术质的飞跃--速度提高100倍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1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