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中国凭借人才优势成为研发投资磁石

时间:2006-03-17 18:53来源:华尔街日报 作者:bioguider
在庞大的廉价人才库的吸引下,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投资成立研发中心──这一趋势注定会扩大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外商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数量已从四年前的200所激增至750所左右。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去年9月发布的针对跨国公司的调查报告称,截至调查时,跨国公司谈到扩大研发时最常提及的地点就是中国,其频率远远超过美国和印度──中国作为新兴创新型国家遇到的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不过,中国要发展成为全球研发中枢还面临很多局限性因素。其一就是中国对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分析师们说,这已经促使一些公司因为担心泄漏商业机密而决定在中国之外投资成立针对更先进技术的研发中心。  

起初,在中国成立研发中心主要是为了将现有产品和技术推广到中国。不过,宝洁、摩托罗拉和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等跨国企业一直扩大各自的中国研发中心,在此开发面向全球市场的新产品。  

宝洁早在1988年就在中国成立了研发部门,20多名员工主要研究中国消费者的洗衣习惯和口腔卫生情况。现在,这架美国消费品巨头在中国有5家研发中心,大约300名研究人员研究开发从佳洁士牙膏到玉兰油面霜等各类创新产品。  

宝洁的中国研发中心一直是开发汰渍洗衣粉新配方的领先阵地,汰渍畅销亚洲、东欧和拉美市场。在北京大学区的一座研发中心里,研究人员用电脑建模,测试畅销配方洗涤的效力。“我们正在中国开发能推广到全球的性能和功效,”宝洁北京技术中心总经理康瑞池说。  

推动中国从生物科技、制药到半导体行业研发进展的主要力量是中国政府。几十年来,中国政府多方筹措吸引外资,将中国转型成世界制造工厂。现在,政府正在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行动,加强本国的创新力量,促使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据技术更先进的一席之地。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表示,中国政府今年在科技领域的开支将增加近20%。“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必须提高科技和创新依存度,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  

国务院最近表示,中国准备在2010年将研发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2%,到2020年进一步提高到2.5%。在上周五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政府高级官员们简要论述了减免税收等准备用来实现这一目标的种种方法。政府表示,中国研发总支出──不包括外商投资──从2000年的111.3亿美元稳步上升,去年达到294亿美元。  

除了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之外,中国要加入全球创新领导行列还面临诸多障碍。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研发支出仍然很低。就说去年,美国的研发支出占GDP的2.7%左右,而中国只有1.3%。而且,这1.3%里还有很多是外国公司的投资。2004年,中国的大中型公司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去年高达2183亿美元的高科技出口额当中,近90%都来自外商投资企业。  

但是,研发支出加大的趋势正在推动中国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相对于印度的领先地位。印度也在积极寻求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印度科技部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3月,印度国内研发支出增长4.9%,达到49亿美元,占GDP的0.77%。  

印度也在大力推动研发活动。但印度科技部高官拉玛穆蒂说,因为政府预算方面的一系列限制,印度的研发投资规模与中国相比并不大。外商在印度研发领域的投资也落后于中国。虽然他表示投资规模并不是衡量研发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但也的确让我们担心。”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说,假以时日,“中国在这个领域的优势就会变得更加明显……中国比印度更高的吸引力会日渐加大。”  

他说,中国的几点优势在于:雇请工程师和研究员的相对低廉成本;包括每年500万大学毕业生(科学和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占五分之一)在内的巨大人才库;中国13亿消费者之巨的广阔市场。中国还向海外学子提供了毕业回国的种种优惠措施,包括大笔研究经费和自己主持研发项目的机会。  

王恩哥就是早期“海龟”之一。他曾是休斯敦大学的研究人员,1995年决定回国在中国科学院开展研究工作。他说,当时美国同事和亲朋好友都质疑他的决定,但他说很高兴自己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如今,王恩哥已经是中国科学院下辖的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是中国顶级的研究机构,与多家外国公司都有研发合作合资企业。  

王恩哥说,中国的“研究资金情况大有改善”,因此海外华人纷纷从哈佛大学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这样的机构回国工作。归国学人能确保得到足够的支持,“建立自己的实验室,认准一个研究方向研究十年,”他说,“别处很难找到这样的条件。”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认识到中国并不仅仅是个市场,也是个拥有大量人才的国家。  

摩托罗拉从1993年开始投资在中国开展低端研发活动,现在已经在中国5个城市拥有了16家研发中心,投资总额约5亿美元。这家美国公司现在拥有1800多名中国工程师,今年有望突破2000人。管理人士称,他们最近已经开始不仅研制针对中国市场,也瞄准海外市场的新款手机及其他产品了。  

摩托罗拉在中国开发的A780手机允许手指书写输入,而不是用一只特制的笔。这款手机现在已经在美国和欧洲上市。另一款通过内置相机扫描名片联系信息,并输入联系人数据库的手机也有望在美国上市。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院长庄靖表示,中国正在从制造中心向高端研发领域挺进。  

1998年,微软在北京成立了基础研究院,是当时该公司在美国本土以外的第二家研究院。目前这家研究院有大约200名全职科学家,微软预计今年研究人员总数会增加一倍,到800名左右。  

IBM位于北京的研究院里中国科学家带领开发的几项技术现在已经被海外业务采用。例如,“变声”软件──能将文本或者录音转换成另外一种声音。IBM中国研究中心院长李实恭说,“我们的研发现在负有全球性的使命。”  

在国家主持的计算技术研究院里,工程师们正在挑战科技界的一大难题:设计电脑微处理器。虽然与英特尔公司等行业领先者相比仍落后数年,但该研究所去年推出了自行研制的第二代微处理器,与90年代主流芯片的计算能力大致相当。今年计划推出第三代芯片,缩小与行业领先技术的差距。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