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使女性性早熟 上海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嫔介绍,塑化剂DEHP是塑料制品的代谢产物,它进入人体后,会影响雌性激素的分泌。研究证实,这类物质多数有雌激素效应,通过相应途径诱发性早熟。 4.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 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孙璐西表示,DEHP广泛分布于各种食物内,其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在体内必须停留一段时间才会排出,长期下来恐怕会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 5.会使性别错乱 生殖器变短 高雄医学大学药学院院长李志恒指出,塑化剂DEHP作用类似人工荷尔蒙,体内长期累积高剂量,可能会造成小孩性别错乱,包括生殖器变短小、性征不明显。 6.可穿羊水毒婴儿 台湾成功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教授李俊璋说,研究成大医院76位孕妇后发现,她们体内DEHP浓度是美国孕妇的13倍。更恐怖地是,“塑化剂还会穿透孕妇的羊水,直接进入婴儿体内”。 如何尽量避免摄入塑化剂? 1.尽量避免食物接触塑料 选择食品容器时,应当避免使用塑胶材质,改以高品质的不锈钢、玻璃、陶瓷器为主,低塑化剂的吸收。 2.保鲜膜选择PE、PVDC材质 保存食品经常会使用到的保鲜膜,宜选择完全不添加塑化剂的PE、PVDC材质,并避免高温加热。 3.少吃动物性脂肪 少吃动物性脂肪如奶油、起司牛肉、羊肉等肉类,可以大幅降低人体受到塑化剂等环境荷尔蒙干扰的机会。 4.经常洗手 经常洗手可以减少摄入塑化剂。研究发现,因环境荷尔蒙影响而性早熟的女童让她们饭前洗手,摄入的DEHP就大为降低。 5.防毒之外也要排毒 减少摄入塑化剂,记住“二少二多去三毒”原则,即少加工、少食品添加物,多天然、多蔬果,去防腐剂、去色素和去香料。 6.不要贪图便宜货 “便宜没好货”不是空话。有破坏行情的价格时,往往是食品加工业者暗中活动,利用塑化剂DEHP等添加物降低材料质量。 (责任编辑:gl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