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科技评论

北航“千人”谷畑勇夫:科研当执著

时间:2012-03-15 12:20来源:科学网 作者: 点击: 76次

  “元素从哪里来?我们如何从实验上观测它们和研究它们的结构?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讲台上,谷畑勇夫眯着眼微笑着询问学生。听过他的课或讲座的学生都有共同的感受——思路会被一个个无法绕开的问题牵引、启发。

  如果有人问他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这位在生活中热爱滑雪、攀岩,喜欢中国火锅的“千人计划”学者,会突然一脸严肃地告诉提问者:“首先要找到自己的研究课题,然后做好花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几代人才能得出实验成果的准备。”

  谷畑勇夫,世界著名核物理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千人计划”学者。

  喜欢看星星的科学家

  与如今的科学小天才不同,小学阶段的谷畑勇夫并未一早流露出对科学的兴趣,只是和许多聪明的孩子一样——从小成绩优异,尤喜数学。

  整个童年,谷畑勇夫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举着望远镜数星星。直到有一天,初中老师对他说,你对星星这么感兴趣,为什么将来不当科学家?

  长大后的谷畑勇夫很明确自己为什么要走科研之路:一是为了求知,一是为了贡献社会、国家,而“扩充知识量是作贡献的前提”。

  “我选择核物理学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是一个非常独特的领域,自成体系。其中涉及到成千上万个核素,而每个核素的结构和性质都值得人们去认真研究。”谷畑勇夫说。

  1985年,他与合作者在美国加州完成的核反应截面的测量实验中首次发现了“晕核”。这一发现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核物理学的研究内容。

  2000年,他利用新建成的放射性核束装置,人工合成了众多奇特原子核,并发现了幻数“16”,这对理解为什么宇宙中某些元素有较大的丰度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德国洪堡基金会授予他“洪堡学术奖”,以表彰他在核科学研究、教育上的贡献。

  “我所研究的是一个新兴的、发展中的领域,特别体现在核物理学研究和核物理应用两件事上。”提起学术研究,谷畑勇夫显得兴致勃勃。

  他试图用最通俗的语言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清楚“两件事”。一是原子核被认为是一个具有确定界面的类球体,但是他在研究中发现某些奇特原子球存在类似月晕一样的现象,这些原子核具有较大的半径。他的核物理研究就是基于此展开的。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乃至宇宙中的核素,主要产生于恒星演化的过程中。研究这些原子核的性质以及反应,也是世界核物理学家孜孜钻研的课题。

  北航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谷畑勇夫被誉为“放射性核束之父”,蜚声国际核物理界。日本乃至世界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均力邀他加入,而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最终选择了中国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航‘开放式’实验室的想法吸引了我。”谷畑勇夫表示,虽然北航的核物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是这种“新”也体现在包容性和开放性上。

  随着谷畑勇夫的加入,北航的核物理学研究重心也逐渐由侧重理论的研究,转为以实验与理论并重、共同发展的研究,谷畑勇夫认准“在中国发展核物理学,北航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加入北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许多朋友、学生都在中国(其中包括北航教授和学生)。因此,作为“千人计划”学者,他“不是‘进入’一个科研团队,而是‘建立’一个团队”。如今,北航核物理实验研究已形成了以谷畑勇夫为首,包括六名青年科研人员、十多名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参与的研究团队,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

  2011年11月,北航成立了核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谷畑勇夫担任第一届中心主任,他提出了“在核科学与技术应用领域,建立一个汇集实验和理论知识以及酝酿新思想的世界级研究机构”的构想,将研究方向集中在物理中的新结构和新现象上。

  为了这一构想,在实验之外,谷畑勇夫时常奔波于国内外的多家核物理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德国的GSI、法国的GANIL、美国的密歇根州立大学(MSU)以及日本的大阪大学,进行全方位的密切交流和合作。

  2011年,他在中国待了3个月,2012年预计待半年以上。

  一定要学会问“为什么”

  为什么天空是蓝的?为什么窗户上的玻璃是透明的?

  在谷畑勇夫看来,对于这些看似“傻孩子”的问题,年轻的大学生或许可以通过网络很容易地得知答案或找到解决办法,但一定要勇敢地问出来,因为它常伴随着新想法出现。

  “科学家需要不断打开新思路。”谷畑勇夫解释,科研人员想要做好一个实验,必须事先设计。在科学领域,不可能做和别人一模一样的实验,所以科研人员必须作一些新的尝试。

  谷畑勇夫以读书与科研为例,谈到如何培养爱思考、爱创新的能力。如果老师让学生读一本书,学生直接执行就可以;但如果是科研人员作研究,就需要自己去寻找课题,发现有用的书,再进行研读。“大学里的研究需要学生自己发现必须掌握的知识,然后进行自我学习。养成这一习惯,无论是做科研,还是将来的工作,都大有裨益。”

  “如果我的学生想作某个研究,问我该如何进行,我不会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意味着他根本没有思考接下来要做什么;如果他告诉我想作这方面的研究,并带来了新的设想,我很愿意回答他的问题。”谷畑勇夫如是说。

  由于语言的障碍,谷畑勇夫与学生的交流大多在课上。但他坚信,在他选择优秀大学的同时,必定也选择了优秀的学生。

  谷畑勇夫简介:

  日本著名核物理学家,世界核物理学界的主要领军人物之一,世界范围内放射性核束装置的主要推动者、参与者和领导者,被誉为“放射性核束之父”。在核物理、核天体物理、高能重离子碰撞、放射性束装置、探测器技术等方面发表过280余篇学术论文。

(责任编辑:gli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