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健康 > 医学 > 癌症研究

40岁以上且满足一项胃癌高危因素应进行胃镜检查

时间:2015-10-09 10:58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未知

●40岁以后的年龄段,胃癌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胃癌肿瘤标志物检查仅仅用于判断胃癌患者的病情和疗效,并不能代替胃镜检查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很高的恶性肿瘤,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首。但是,早期胃癌不易觉察。胃癌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只有上腹不适、早饱、嗳气等不典型的消化不良症状。常规的B超、血液化验检查甚至CT、PET,都难以发现早期胃癌。所以,早期发现是胃癌治疗的关键因素,主要手段就是胃镜检查。

研究认为,只有存在胃癌高危因素的人群,才需要进行胃镜的筛查。那么,哪些人群存在胃癌高危因素呢?

一是有胃癌癌前病变的人群。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胃溃疡、因各种原因切除了部分胃的残胃等疾病患者,这些人群比正常人发生胃癌的概率要高。

二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使胃癌的发生风险增加2倍,但并非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都会发展为胃癌。实际上,世界上约20亿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但最终发展为胃癌者仅仅1%。此外,慢性EB病毒感染也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三是有胃癌遗传因素的人群。有胃癌家族史或者肿瘤家族史的人更容易罹患胃癌,且随着年龄增长,胃癌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四是有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的人群。高盐饮食和烟熏煎烤炸食品不仅可直接损伤胃粘膜,而且含有大量硝酸盐等致癌物,这些都会增加胃癌的发生。同时,吸烟和饮酒都被证明与胃癌高风险密切相关。此外,有不良饮食习惯也会造成胃粘膜的慢性损伤,甚至继发癌变。不良饮食习惯主要包括:不吃早餐、饮食不规律、用餐速度快、喜欢特热饮食、暴饮暴食、吃剩饭剩菜以及霉变、过期食物等。

我国30岁以下者很少发生胃癌,但是40岁以后胃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同时,我国男性胃癌的发病率是女性发病率的2倍。我国2014年推出了《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专家建议,40岁以上的人,只要满足下列任意一项,就应进行胃癌筛查:

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如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或相对贫困地区);

2.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3.胃癌患者一级亲属(父母及子女);

4.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中度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等)。

那么,怎样进行胃癌筛查呢?胃镜是目前唯一的胃癌筛查手段。通过胃镜探头,医生能够将整个胃部看得一清二楚,不放过一点细微变化(如胃粘膜颜色异常),这是CT等其他影像学技术无法实现的。具体的胃镜检测方案,需要由肿瘤专科医生制定。目前社会上流行的胃癌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等)检查,仅仅用于判断胃癌患者的病情和疗效,并不能代替胃镜检查。

(作者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消化肿瘤内科主任)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