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生物产业

基于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风险投资制度安排

时间:2005-12-14 09:25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333次
        加快推进生物技术产业化,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必然选择。相对于其他高科技行业而言,生物技术具有技术更高、投入更高、产出更高、风险更高、周期更长的“四高一长”的特点,因而风险投资便成为必然的选择。作为一种金融资本和高科技产业相结合的制度安排,风险投资已经成为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器”和新经济的“发动机”。我们应认清形势,创新制度,大力推动该领域的风险投资,加速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民营资本和外资为主体的风险投资发展模式  

        各国风险投资采用的发展模式不同。美国的风险投资主要是私有资本推动的,以私有资本组建的投资公司和创业基金成为风险投资的主体;欧洲采用风险资本联盟形式,大的风险投资公司结成联盟,共同促进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日本的风险投资形成了一个以大公司、大银行为主体的独特模式;印度和西方国家不同,国家是风险投资的主体,注重技术的国产化;新加坡则采用的是国家资本和外国资本相结合的两条腿走路的做法。  

     我国生物技术风险投资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做法,结合我国实际,应坚持“政府为主导,民营资本、外资为主体”的发展模式。以政府为主导,不是以政府为主要的资金供给者,而是以政府为风险投资制度的供给者,政府要致力于创建生物技术风险投资机制,提供生物技术投资必要的制度和环境保障。作为高科技行业之一,生物技术行业具有几个特点:一是高风险性。从美国目前主要投资的生物医药项目看,风险投资的成功率很低,平均不到20%左右。二是极大的外部性。如果投资失败,所有的损失都由风险投资者自己承担;而一旦成功,会加大其他厂商的仿冒行为,使风险投资的收益和付出的成本不对等。三是信息不对称。由于生物技术专业性强,难以识别,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增加交易成本。生物技术投资的高风险性、较大的外部性和信息高度不对称导致了市场失灵,政府理应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纠正偏差,增加风险投资的供给。  

        同时,以政府为主导是实现生物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中国在历次产业革命中都落后于其他国家,这次生物技术产业革命为我们带来了机遇。以政府为主导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站在引领全球的高度,加速对生物产业的投资,以技术的领先和规模的领先增强聚合效应,抢占制高点,掌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主动权,实现生物经济强国的目标。  

        另一方面,要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按照市场机制,建立以民营资本和外资为核心的风险投资主体。政府只是引导和保障风险投资的发展,风险投资的主体还是企业。风险投资是一种商业行为,其高风险和竞争性的特点都不适合政府资金的参与;同时,风险投资要求具备较高的创新和竞争精神,需要有对市场敏锐的洞察能力和清醒的识别能力,这都要求风险投资主体应具有灵活的运行机制。中国的民营资本数量庞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塑造风险投资主体时,要使民营资本成为生物技术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当然,我们还要大力吸引外资,使外资成为风险资本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利用外资的同时既可以吸取国外先进的风险投资管理经验,又可以便捷地获取国际生物技术市场的信息,同时还可以保持与国际资本市场、高新技术市场的联系,为谋求国际市场的发展奠定基础。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风险投资和自主创新机制  

        中国经济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增长,但这种增长也给我们带来了隐忧。因为中国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太少,长期以“技术引进”为主的发展思路使我们成了在产业链下游为别人打工和加工的“世界工厂”。随着海外市场技术壁垒的增强,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日益受到挑战。中国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对新技术研发投入太少。与中国同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的墨西哥,其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6.2%,中国只有1.2%。因此,在生物技术产业革命到来之际,我们不能再沿用旧有的产业发展模式,必须重新审视和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机制,明确自主创新机制在生物经济强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把建立自主创新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升为推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最终实现以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去引领、主导全球生物技术革命的宏伟战略。  

        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机制。从世界各国看,科技创新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政府为主导、以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创新模式,一种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模式。后一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硅谷地区成长起来的微软、英特尔、IBM等国际知名企业既是市场的中坚力量也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中国的科技创新主体一直以大学、科研机构为主,历年的科技投入表明,这种机制的效果并不理想,事业体制下的大学、科研机构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科研动力不足;尤其是大学、科研机构远离市场,大量的科研成果并不能转换为实际的生产力,导致国家科技经费投入方向与实际产出落差巨大。反过来,我们看到,近年来以华为、中兴通讯为代表的一批没有国家经费重点扶持的企业,却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了显赫的成绩,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流。这个事实充分证明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机制更符合中国的实际发展。因此,在下一步我国生物技术创新机制中,必须改变现有的创新模式,将科技创新交给市场,国家应重点将科技资源和研究经费重点向一批既有研究实力、又有产业发展能力的民营科技型企业和民营研究型企业倾斜。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20)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