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农林牧渔

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的另一种选择——基于产品差别化的审视(2)

时间:2006-02-22 10:34来源:农村经济问题 作者:bioguider 点击: 348次




  如图1(略)所示,假设存在着质量上的差异,产品A与产品B相比,在某些方面具有更加优良或者独特的品质,一开始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是产品A的经营者对产品本身宣传不够,消费者不知道两种农产品的质量差异,二者在市场上将形成同一个均衡价格PO。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信息的扩散,在某种用途上,人们发现A的质量差,B的质量好,于是消费者对A、B两种农产品的需求就发生了变化,对A的需求减少,对B的需求增加。在图形上表现为A的需求曲线从D左移至D1,B的需求曲线从D右移至D2,需求曲线的移动导致产品A的价格下跌到P2,B的价格上升到P2。P1和P2之间的差距就是由产品A和B的质量差异引起的,或者说(P2-P1)是B比A质量好的价格回报。在价格变化的同时,A的均衡产量从Qo下降到Q1,B的均衡产量从Qo上升到Q2。



  对于我国大豆实施产品差别化策略来说,由于进口的转基因高油大豆在大豆作为豆制品食用消费的用途上,对我国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替代弹性很小,已经成为两种不同的产品,尤其是在追求更高安全程度的日韩及欧盟市场。这样,其需求曲线会以更大的幅度向外扩展,也就是说我国大豆就能获得更高的垄断价格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实际上,我国大豆已经体现出了品质差异带来的价格差异。由于欧洲和日本、韩国等国家对转基因大豆等农产品的进口采取了较为严厉的措施,这些国家的消费者也不太欢迎转基因大豆等转基因食品,非转基因大豆在这些国家的销售价格要比转基因大豆的销售价格高出许多。在日本,非转基因大豆食品的价格比转基因大豆食品的价格高出60%以上,且消费者基本上不购买转基因大豆食品(朱希刚,2003)。在美国市场上,非转基因大豆比转基因大豆每吨售价也高10美元左右。2002年大连商品交易所“黄大豆3号期货合约”正式挂牌交易,把大豆区分为转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之后非转基因大豆价格要比转基因大豆平均每吨高出100元左右(毕井泉,2003)。平均来看,国际市场上转基因产品的价格比非转基因产品高25%左右(汤艳丽,2003)。2004年12月22日大连商品交易所推出了“黄大豆2号”合约,正式将非转基因食用大豆和进口榨油用大豆区别开来进行交易,从前两个月的交易价格来看,前者合约价格平均要高于后者,日结算价最高高出52元/吨。



  三、我国发展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的可行性分析



  既然我国大豆在品质上存在优势,可以实施差别化策略并能带来可观的市场效应,那么能否就此培养起我国大豆的竞争优势呢?即我国能否大力发展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关键还在于市场规模的大小。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国内需求



  从1996年开始,我国在全国城市和农村范围内广泛实施“大豆行动计划”,以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突破口,利用传统的大豆加工技术,提高城乡居民的蛋白质营养水平,改善城乡居民的营养状况,增进全民身体健康。2003年直接用于食用和食用加工的大豆共850万吨,占我国大豆总产量的55%,比1995年提高了11%左右,人均食用大豆消费达到6.6公斤,比1995年4.9公斤的人均食用量增加了35%。



  但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大豆人均食用量仍然偏低。在经济发达的日本和中国的台湾、江苏、上海等发达省份,人均食用大豆一直保持在每年10公斤的水平上,台湾省每人每年的大豆直接消费量大于20公斤。以我国现有13亿人口计算,如果人均大豆食用消费达到10公斤/年,则食用总需求为1300万吨;如果人均食用消费是20公斤/年,则总食用需求为2600万吨。假如我国到2015年实现人均20公斤/年的消费目标,按照每年1000万的人口增长速度,2015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亿左右,则大豆食用总需求为2800万吨。



  按照已经实施的国家“大豆行动计划”的消费目标,到2010年人均大豆食用需求量将达到16公斤/年,如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变,到2010年我国人口将增至13.4亿,这样大豆食用总需求量将达到2144万吨,2030年人均大豆食用量达到25公斤/年,以15.19亿人口计算,大豆食用总消费量将达3798万吨。



  (二)国际市场需求



  作为健康食品的大豆制品在国际市场的推广市场潜力大,目前,大豆蛋白食品在发达国家市场上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



  1.日本、韩国市场。由于饮食文化长期以来受到中国的影响,以谷物和素菜为主,大豆是蛋白质供给的重要来源。虽然后来日韩饮食结构逐渐欧美化,但大豆在饮食中仍然保持重要地位。近年来,日本年人均食用消费大豆约11公斤,韩国年人均食用消费大豆9.5公斤左右,按照这个标准,2003年日韩用于食用消费的高蛋白大豆数量为140万吨和45万吨。以2003年两国人口数量计算,每增加5公斤的食用大豆消费,两国将新增食用大豆需求88万吨。目前日韩是我国大豆最主要的出口国,2000年两国进口占到我国大豆出口总量的75%,2003年达到82%(见表3(略))。



  从图2(略)可以看出,日本、韩国大豆自给率都很低,日本一直在5%左右,韩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给率呈下降趋势,已从1990年的18.4%下降为2002年的7.5%。在大豆食用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对两国出口前景看好。



  2.东南亚市场。与日韩两国相比较,东南亚国家受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辐射影响相对要小一些,但在一些国家大豆食用消费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在印度尼西亚,年人均食用大豆消费量在7.3公斤左右,所有豆类人均消费达到20公斤。2003年,东南亚各国(东盟10国)进口我国大豆占我国出口总量的10%,但东南亚各国大豆自给率不断下降(见图2(略)),2002年自给率只有29.5%,因此,我国有机会进一步扩大对其大豆出口。



  3.欧盟及其他市场。虽然目前欧盟对我国大豆进口占我国大豆出口总量的比重较小,但是在2001年转基因条例修订后,2002年欧盟进口我国大豆1.16万吨,比2000年增加了3倍,占我国出口总量的3.6%,在非转基因大豆越来越受欢迎、高蛋白大豆制品得到进一步推广的情况下,由于欧盟人口基数庞大,2003年欧盟25国总人口达到4.4亿人,市场潜力可观,是我国未来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出口的主要潜在市场。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1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