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科技评论
  • [科技评论] 申泮文:从化学视角普及“核常识” 日期:2011-03-29 14:40:41 点击:13 好评:0

    自日本9.0级大地震诱发福岛核电站危机以来,核泄漏、核辐射、核安全、核恐慌……众多以“核”为关键词的讨论声浪,在人们心中卷起层层阴云,乃至流言四起,甚而有人担心起毁灭性的核爆炸。95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申泮文登上讲坛,以“核辐射离我们有多...

  • [科技评论] 孙家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比GPS增加通讯功能 日期:2011-03-29 11:55:31 点击:17 好评:0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日前表示,2012年左右,“北斗”将首先具备覆盖亚太地区的定位、导航和授时以及短报文通讯服务能力。“北斗”芯片的价格与GPS相当,通过短报文通信功能,导航设备还可能投入到城市疏堵的工作中。他举例说,如果一辆车装有这套设...

  • [科技评论] 李俊贤:寂寞长跑60年 助力火箭推进 日期:2011-03-22 09:59:15 点击:16 好评:0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当瞬间燃起的巨大火焰托举着长征火箭慢慢升腾时,千里之外的洛阳,李俊贤静静地盯着家里的电视机屏幕。没有激动的语言和表情,但家人知道,每当火箭发射成功时,正是这位83岁老人心情最愉快的时候。...

  • [科技评论] 孙家栋:明年“北斗”系统将覆盖亚太地区 日期:2011-03-21 13:25:11 点击:14 好评:0

    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透露,明年“北斗”系统将覆盖亚太地区。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已成功发射七颗北斗导航卫星。根据系统建设总体规划,2012年左右,系统将首先具备覆盖亚太地区的定位、导航以及通信服务能力。北斗卫星导航...

  • [科技评论] 杨元喜:北斗对全世界导航的精度贡献至少25% 日期:2011-03-20 15:46:45 点击:19 好评:0

    2011年“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19日下午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今年第一期聚焦“中国北斗导航系统”。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元喜做了报告,杨元喜认为,北斗对全世界导航的精度、稳定性、可靠性的贡献至少占25%。...

  • [科技评论] 专家:中国有核事故医学应急能力 日期:2011-03-18 09:31:13 点击:99 好评:0

    未来几天,陆续从日本撤离到中国的人会越来越多。王作元表示,所有人都将通过海关检疫。一旦发现有人遭遇辐射污染,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将会同相关单位按既定程序确定放射性污染严重程度,区分体内或体外污染,采取进一步措施。...

  • [科技评论] 甘晓华:航空发动机研制须完备技术谱系 日期:2011-03-16 11:57:26 点击:57 好评:0

    “航空发动机是制约我国飞机发展,乃至航空产业的技术瓶颈。”全国政协委员、空军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甘晓华在日前举行的两会上表示。航空发动机被公认为飞机的心脏。作为国家战略装备,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装备水平、科技工业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航空发动机的研...

  • [科技评论] 应怀樵:让INV系统走进每个实验室 日期:2011-03-16 01:46:36 点击:20 好评:0

    应怀樵与虚拟仪器的缘分彷佛是早已注定的。几十年来,他致力于信号处理、虚拟仪器、测控技术、振动与噪声控制等领域的研究,自主创新研发完成DASP虚拟仪器库和INV系列虚拟仪器——移动实验室,被学术界称为“中国虚拟仪器之父”。然而,每当荣誉和赞美涌向他时,他却总...

  • [科技评论] 郑国光:依靠科技进步提供更精确气象服务 日期:2011-03-15 19:19:19 点击:10 好评:0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80亿~90亿元用于气象现代化建设。气象部门也将在此期间开展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推进南海季风、干旱气象等科学试验,进一步认识我国天气气候的规律和特点。”日前,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委员接受了媒体的联合采访。...

  • [科技评论] 王正国:创新,是科教兴国的灵魂 日期:2011-03-14 11:49:31 点击:26 好评:0

    王正国认为,国力提升须经济强大,其背后实质是科技支撑;科技发展依靠人才,所以,科教兴国是必由之路。但目前存在的“大学生数量多,质量高的少;科学研究模仿多,创新性成果少;科研论文发表多,重大科技突破少”的现象,着实令人忧虑。...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