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南开大学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项创新的iPS技术,在山中伸弥经典方法的基础上添加独特的因子Zscan4,证实可以促进重编程过程中的基因组稳定,显著提高生成的iPS细胞质量。相关结果发表在11月13日的《细胞研究》(Cellresearch)杂志上。 来...
解放军307医院肿瘤学研究室主任刘兵课题组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杨晓课题组紧密合作,在哺乳动物造血系统的起源研究中,发现小鼠胚胎头部是造血干细胞发育的新位点。这一研究成果于11月2日以研究论文(ResearchArticle)的形式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
中国科技网讯在11月5日的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上,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在使用干细胞修复因心脏病发作导致的心肌损伤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最新研究证明,利用陌生人捐赠的干细胞作为患者自身细胞以帮助恢复心脏组织,同样是安全和有效的。此项研究成果也同时发表在《美国医...
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提出人类尿液中的肾上皮细胞是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的理想来源之一。这一方法相比其他方法更简单,重现性好,所产生的诱导多能干细胞表现出很好的分化能力。在11月8日发表于《自然实验手册》(NatureProtocols)的论...
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的杨晓(XiaoYang)研究员和刘兵(BingLiu)研究员是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杨晓研究员是国内基因敲除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因其杰出的科研成果曾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日本JALAS国际奖等...
2012年11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将成熟细胞消除其身份(核重新编程)让它成为任何类型的细胞,可以来修复受损的组织或更换化疗后骨髓。最近诺贝尔和平奖博士John B. Gurdon在2月4号的 Epigenetics Chromatin 杂志上发表论文证实组蛋白分子伴侣蛋白Hira沉积的组蛋白H...
2012年11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含有蛋白质以及外核体(核酸)的微观粒子可以保护早产儿脆弱的肺部免于严重的肺疾病以及由于炎症所引发的慢性肺损伤。这项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 Circulation 上,或可解释,移植间质干...
11月2日,“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京蒙干细胞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北京生命科学论坛第十九次会议干细胞转化医学研讨会”在京隆重举行,会议宣布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与北京京蒙高科干细胞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的“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转化医...
人民网·天津视窗11月4日电:昨日(3日),记者从首届国际抗衰老生命科技产业发展论坛上获悉,中源协和干细胞生物工程股份公司与2007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马...
“2012年国际抗衰老生命科技产业发展论坛”3日在天津举行。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吴祖泽介绍,目前干细胞治疗已在全球逐步展开,而中国也将逐步推动此项临床研究工作的进行。由相关部门起草的《干细胞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讨论稿...
摘要:科学家利用一种来自领鞭毛虫(choanoflagellates)的基因,...
2017年8月16日,第二届再生生生命科学全球合作与发展研讨会在京...
近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成功实施世界首例组织工程再生骨...
金秋十月,第三届中国乳腺癌干细胞高峰论坛暨赖氨酸翻译后修...
8月15-16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年项目“微环境调控植物生...
科技日报讯 (记者项铮)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的C-Cure技术,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