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中文摘要
  • [中文摘要] BMC:构建易变山羊草首个转录组数据库 日期:2012-12-21 19:44:30 点击:195 好评:0

    易变山羊草(2n=4x=28, UUSvSv, Ae. variabilis syn. Triticum peregrinum (Hack In J. Fraser) Marie Hackel)是小麦的近缘物种,与小麦进行远源杂交时可产生可育后代,是小麦育种改良的重要资源。人们除了从这个属中发现了一些抗小麦斑点病(Cochliobolus sativus,s...

  • [中文摘要] Cell:DNA甲基化的不完全重置 日期:2012-12-21 19:41:57 点击:176 好评:0

    Babraham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揭示了生殖细胞(卵子和精子)发育时DNA重置的机制。众所周知,表观遗传学修饰是指不改变DNA序列的DNA修饰,DNA上添加这样的小基团会改变基因的活性。在人们的一生中(包括在子宫内的发育),表观遗传学修饰都在不断积累和变化,环境也能够对...

  • [中文摘要] 马克平研究员:作物野生“亲戚”急需关照 日期:2012-12-21 14:47:22 点击:180 好评:0

    ■本报记者 丁佳 近期,中国大米进口量创下历史新高,跃升为全球第二大大米进口国,再度引发相关领域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担忧。 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提高粮食和其他栽培植物的产量、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马克平认为,现代栽培品种的...

  • [中文摘要] 基因研究绘就大熊猫种群变化史 日期:2012-12-19 09:35:17 点击:123 好评:0

    本报北京12月17日讯(记者潘锋 通讯员朱江) 中科院动物所魏辅文研究组携手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运用高通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大熊猫种群历史和种群适应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今天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杂志,并将成为该刊明年第1期的封面文章。...

  • [中文摘要] 大别山区发现毒蛇新种 日期:2012-12-19 09:34:25 点击:381 好评:0

    本报讯(记者蒋家平 通讯员朱陶、黄谋周) 有颊窝、能在夜里判断人的位置、毒性强、可致人死亡……12月14日,记者从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悉,该校师生发现了一种生活在大别山区的稀有毒蛇新品种——大别山原矛头蝮,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研...

  • [中文摘要] 2012年中国神经病学论坛在沪举办 日期:2012-12-19 09:03:12 点击:179 好评:0

    本报讯 日前,由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办,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附属中山医院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协办的中国神经病学论坛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办。 据悉,此次大会主旨是通过国内外神经科学领域专家,建立神经科疾病诊断技术为主导的交流平台,规范和提高中国神...

  • [中文摘要] PNAS:萤火虫为发光二极管设计提供灵感 日期:2012-12-19 08:16:19 点击:114 好评:0

    近日,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宣称,科研人员复制了萤火虫发光器官的结构,设计出新型的被称为发光二极管(LED)的小型高效灯具,从而增加了其光传播能力。 昆虫表皮的纳米材料能帮助它们有效地控制光偏振、构造色彩以及光学指数,并且这些材料主要...

  • [中文摘要] Science: 法国科学家发现人手指和脚趾的形成机制 日期:2012-12-19 01:09:29 点击:204 好评:0

    法国蒙特利尔临床研究所(Institut de recherches cliniques de Montréal,IRCM)Marie Kmita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负责了一个多学科研究项目。该研究证实了我们手指和脚趾的形成机制。并且,该研究团队还证实,在鳍到四肢的过度进化中,有一个调控基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

  • [中文摘要] Science:因为有Darcin,小鼠记住了它们配偶所在的地方 日期:2012-12-18 23:03:34 点击:134 好评:0

    哺乳动物的气味标志混合了不同的化合物,其可传达有关某个个体的性别和生殖状态的信息。动物会定期地再次造访这些气味标志,但人们仍然难以确定它们是如何能够再次找到这些标志的。据一项新的研究,被称作darcin的尿蛋白让雌性小鼠能够记住雄性小鼠的足迹在哪里。Sarah...

  • [中文摘要] NRR:电针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 日期:2012-12-17 21:28:42 点击:87 好评:0

    外周神经系统,电针信号降低P2X3受体表达,抑制P2X3受体的过敏化,促进ATP的降解。中枢神经系统中,电针可调节腺苷和ATP的释放,增加A1受体的表达。 国内外对针刺镇痛与嘌呤类物质及其受体关系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单一物质及其受体的研究,目前尚无多受体相互协同或拮抗...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