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电 新一期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刊登报告说,中美研究人员对中国秦岭地区的气候前景的预测显示,气候变化将使当地不适宜竹子生长,进而威胁到那里大熊猫的生存。研究人员因此呼吁人们及早采取应对措施。 中国科学院和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
新华社电 炎症是机体针对感染的重要防御反应,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导致脏器损伤,这也是自体免疫疾病和过敏性疾病发病的原因之一。日本一项新研究揭示了机体调节炎症反应强度的分子机理,不仅将有益于研究炎症性疾病的机理,还将有助于开发治疗此类疾病的药物。 日本科...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是为加速我国一流大学的建设,在国家支持下,由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设计、组织,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密切配合,按照“统一领导、顶层设 计、强强联合、务实发展、动态调整”的原则,于2011年4月正式组建成立的。该中心的目标是通过改革教育和科研的...
北京时间11月1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我们的智力和行为需要大量基因发挥最佳功能,而这又需要相当大的进化压力来维持。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提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理论:我们的智力和情感能力正在损失,因为赋予我们脑力的错综复杂的基因网特别容易受...
■本报见习记者 李惠钰 近年来,“脐带血造血干细胞”这一新名词闯入了众多准妈妈们的视野。以往孕妇分娩中常被视为废弃物的脐带血,因其富含造血干细胞,成为继骨髓和外周血后的第三大造血干细胞来源。 不过,为了确保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质量和存活率,脐带血保存前还...
“站岗”的虾虎鱼 图片来源:Danielle Dixson 太平洋造礁珊瑚与贾斯...
新华社电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冈野荣之率领的研究小组最新发现,一种化合物能促进被切断的角膜感觉神经再生。 角膜有丰富的感觉神经,但在近视矫正、角膜移植等手术中,感觉神经可能被切断,感染也可能破坏神经,损害患者的视力。通常感觉神经再生需要数个月至一两年...
本报讯(记者唐凤) 在近期举行的美国人类遗传协会(ASHG)年会上,研究人员整合了他们收藏的加利福尼亚州北部10万人的基因和医学数据,并发布了初始研究成果。这将帮助建成美国规模最大的“生物银行”。 《科学》杂志相关报道称,科学家的这些努力工作已经揭示了死亡...
2002年,全世界人工饲养最成功的白鳍豚“淇淇”在武汉病逝,引发了人们对长江生态的担忧。10年之后,随着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世界罕有的淡水鲸类长江江豚再度遭遇“功能性灭绝”的威胁。 种群规模日渐减小 被誉为“长江精灵”的水中国宝长江江豚,与白鳍豚同属用肺呼...
我国著名的鸟类学家、中国鸟类生态学奠基人之一、中国东北地区鸟类生态学研究的开拓者,教育家,东北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原院长高玮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11月10日11时在长春逝世,享年75岁。 高玮教授1937年11月出生于辽宁省新民县。1957年7月进入...
5 印度的研究机构比较 在印度的研究机构(表 5 )中,印度科学...
美国生物伦理问题研究总统委员会近日发布了首个报告 —— 将...
对某些怀孕困难的夫妇来说,问题也许与其胆固醇水平高有关。...
文献计量学是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
题名: Whereto the mega brain projects? 作者: Mu-ming Poo 单位: Instit...
你知道自己衰老的速度如何么? 先别忙着去偷看网上“生物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