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周飞) 记者近日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科研人员通过对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固碳的动态规律进行多年研究,在近期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认为,干旱时期是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固碳的主要时期。 据介绍,地带性森林能够持续积累有机碳的结论已...
本报讯(记者张雯雯)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该园助理研究员刘强和李剑武在该植物园野生兰科植物收集区内发现了兰科禾叶兰属植物的新记录种——扁茎禾叶兰。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植物科学学报》上。据悉,该新种为我国首次发现报道。 刘强介绍说...
本报讯 猩猩不大可能成为歌剧院里的艺术大师,但长臂猿却天然掌握了一些人类女高音所依赖的声乐技术,这是日本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所发现的。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弄清人类声音语言的进化过程。 在长臂猿稠密的森林栖息地中,这种类人猿发出的一种与众不同的...
左图为可见光下的发光蟑螂,右图为荧光下的发光蟑螂。 图片来源:Vrsansky et al., Naturwissenschaften (2012) 很多海洋生物利用生物荧光来吸引配偶或逃避捕食者。不过在陆地动物中,这种现象要相对罕见。这就使得一种可以发光的蟑螂或许已经消失的事实变得更加令人惋...
正在哈尔滨举行的第十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上,学者们认为随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推进,东北虎是中国唯一有希望恢复野生的老虎亚种。 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领域水平最高的学术盛会,由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员会等16家单位主办的第十届中国生物...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林旭研究组经过近3年努力,利用中科院营养与代谢重点实验室分析检测平台,对3200多名参加“中国老龄人口营养健康状况研究”的京沪城乡居民的红细胞膜脂肪酸进行了检测,建立了包括28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实验,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傅金钟课题组的齐银博士发现,青海沙蜥会采取洞穴“共享”的办法越冬。其共享的方式分:雌性+幼体、雄性+幼体、雄性+雌性+幼体、幼体+幼体,其中雌性+幼体占绝大多数。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 据介绍...
2012年8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 在Ruhr大学Medizinisches蛋白质组学中心的Thorsten Müller博士的带领下,研究人员目前发表论文揭示了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的大脑中的异常蛋白沉积是如何破坏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研究人员报告说,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大脑中的异常蛋...
研究者于星期一报告说,即使是相对的低血铅水平也可能增加痛风风险。研究人员称,重铅暴露与痛风有关——关节炎的一种发病形式,关节定期变得肿胀,红,热。痛风最常影响大脚趾,虽然它也可以侵犯脚,脚踝,膝盖,手和手腕。但新的研究结果显示痛风风险与血铅水平低有...
有钳形爪的“穴居猛蛛”(网页截图) 据英国《镜报》8月18日报道,美国一群洞穴探险家与蜘蛛学家在俄勒冈州与加州的洞穴里发现一种新蜘蛛,其外表特点在于足的末端有致命的钳形爪,因此被取名为“穴居猛蛛”(Trogloaptor)。 《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期...
5 印度的研究机构比较 在印度的研究机构(表 5 )中,印度科学...
美国生物伦理问题研究总统委员会近日发布了首个报告 —— 将...
对某些怀孕困难的夫妇来说,问题也许与其胆固醇水平高有关。...
文献计量学是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
题名: Whereto the mega brain projects? 作者: Mu-ming Poo 单位: Instit...
你知道自己衰老的速度如何么? 先别忙着去偷看网上“生物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