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科普知识

世界杯的科学: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为你解读

时间:2006-06-16 10:39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admin

  记者杜华斌

  本报多伦多6月13日电 据加拿大《发现频道》网站报道,一些经济学专家和心理学专家赛前共聚德国曼海姆大学,对世界杯足球赛进行了一番学术研讨。

  他们最终得出了如下有趣结论:

  ———进球得分“有讲究”。在一场比赛中得分的队员,很少能够在下一场比赛中再次得分,也就是说,很少有队员能够做到连场连续得分;上半场结束前的得分,对比赛最后结果的影响要小于其他任何时间的得分;失去一次进球机会的球队在紧接着的下次进球机会来临时,进球的可能性很大。

  ———主场优势很普遍。据统计,在历届联赛中,球队在主场的得分平均占一个赛季总积分的60%。但是,主队在主场观众面前却会射失较多的点球。

  ———裁判自有“裁判招”。在主队落后时,裁判往往倾向于在伤停补时阶段给予主队较长的加时,但这很少影响最后的比赛结果。球员在下半场时得到红牌,对比赛结果的影响不明显。

  ———队服颜色“呈吉祥”。在足球比赛中,身着蓝色队服的球队得胜率要高于穿红色队服的球队。

  ———球员流动”占先机”。既向海外输出大量球员,本国联赛又引进了不少国外优秀球员的国家,在本届

世界杯上将会有上佳表现。法国、荷兰和捷克等均在此类国家之列。

  ———大腕预测不足信。专家做出的胜负预测,其实并不比基于排名和赌注赔率的预测更精确。所谓“专家”对胜负的预测,正确率也不过只有50%而已。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