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健康 > 医学 > 癌症研究

姚开泰:鼻咽癌的“克星”

时间:2006-10-16 10:34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admin
        鼻咽癌被称为“中国人的癌症”,多发于我国南方,尤以两广、湖南、福建等地为甚,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发现往往是晚期。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病理生理学家、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姚开泰,毕生致力于鼻咽癌病因发病学研究,在攻克鼻咽癌方面取得重要成就,被誉为鼻咽癌的“克星”。  

  1952年,作为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的学生,他在临床学习时接触到了不少饱受癌症折磨的病人。从那一刻起,姚开泰便下定决心要攻克癌症。他曾带领鼻咽癌综合考察组,两度进军湘西,和潘世宬教授一起制作和完善了亚硝胺类化合物诱发大白鼠咽癌模型,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得嘉奖。  

  1983年11月,为了破解鼻咽癌研究中的谜团,年过半百的姚开泰走出国门,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病毒癌变实验室进修,从事人体促瘤基因克隆的研究。在那里,他从国内带去的中国人鼻咽癌细胞株建立的基因文库中分离出了促瘤基因,为基因参与癌变的设想找到了实验依据,使研究从整体水平、细胞水平、染色体水平深入到DNA分子水平。

  一年后,他回到祖国,立志要在自己的国土上追赶世界先进水平。1987年,姚开泰及其科研团队在人胚鼻咽上皮原代培养技术的基础上,用病人的鼻咽癌活检组织,接连成功地建立3株鼻咽癌上皮细胞株,并命名为湖南1号、湖南2号和湖南3号,从而使世界上鼻咽癌上皮细胞株的总数增加到6株,为实验肿瘤研究创造了新的条件。1989年,他相继创建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和肿瘤研究所。多年来,他领导的这些研究机构在攻克癌症的道路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克隆了鼻咽癌易感基因;在国际上首创可视化鼻咽癌的转移动物模型;首次提出鼻咽癌的“三击多步”假说和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多基因、多阶段、多途径模型等。如今,他创办的肿瘤研究所已成为卫生部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达到该领域世界领先水平。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