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基因组

比基因组测序更进一步 Science两篇文章聚焦新成果

时间:2010-12-28 00:00来源:生物通 作者:
上周出版的Science杂志封面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由美国耶鲁大学,MIT,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多处研究机构组成的研究小组报道了这种模式生物,以及另外一种模式生物: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详细的相应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这两篇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文章属于modENCODE计划研究成果。



基因组测序研究随着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得以发展迅猛,但是虽然基因组测序研究逐渐深入,对于基因组如何指导细胞生长和组织发育这一流程中存在的各种机制,科学家们却了解的还不多。而了ENCODE计划就是希望能在这方面获得突破。



2003年美国启动了ENCODE计划(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主要目的是建立人类基因组中生物功能关键性元素目录。2007年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协会(NHGRI)又拨款5千7百万美元,资助建立在ENCODE计划基础上的modENCODE计划,即model  organism  ENCODE  (modENCODE)  Project——模式动物“生命百科全书”项目。



ENCODE计划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将包括物种的描述、图片、分布地图、视频、声音以及该物种的基因组和所有发表的相关科学论文的链接等等。在这两篇最新的文章中,研究人员对线虫和果蝇转录模式,以及基因表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数据收集,由于这两种重要的模式动物拥有许多与人类相似的基因组,因此这一研究意义重大,有助于了解人类生理机能,及疾病发生等方面。



研究人员首先收集了在线虫整个发育过程中,基因组中237个与该生物基因结构、RNA表达及染色质调节等有关的数据。然后对那些数据进行了分析,从而获得了一个更为完整和精确描述个体基因以及它们的转录和表达的模型。



同时,这一研究也分析了超过700个的有关果蝇基因表达的详细情况的数据库。研究人员分析了这些果蝇基因组的机体与功能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更为精确的预测基因功能、组织和发育阶段调节因子及基因表达水平。



这两项研究第一次发现了线虫和果蝇基因组的高占据标靶区域(或称HOT区域)。在这些区域中,DNA结合了超过15种不同的转录因子。这些不仅为我们提供这两个关键模式生物的功能信息,而且也能帮助我们解决人类的相关问题。



(生物通:万纹) (责任编辑:gli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