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科普知识

北京科技报:河北奇人蒙眼辨物真相调查(图)

时间:2006-04-21 09:08来源:北京科技报 作者:bioguider

北京科技报:河北奇人蒙眼辨物真相调查(图)

小红表演“蒙面”猜牌

北京科技报:河北奇人蒙眼辨物真相调查(图)

因为记者“干扰”大红“蒙眼”猜牌几乎很难成功,马承杰(右)表示,这是因为孩子状态不佳

  现场目击多处疑点,魔术大师现身说法

  -文/本报记者 杨猛 摄/本报记者 曲立岩

  现场目击:两个女孩玩转扑克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壮士。时过境迁,如今涌现叫板“奇人”。

  话说石家庄西40公里处灵寿县的农民马承杰,就是刚被发现的“奇人”。

  今年3月17日,河北《燕赵都市报》刊登记者赵永兵报道,“灵寿农民培训孩子绝活,声称敢于叫板司马南”。报道称:31岁的马承杰培训自己的儿子和两个侄女掌握了蒙眼辨物、识字和过目不忘、倒背如流的特殊本领。马承杰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超能潜质,7岁到14岁的孩子只要经过培训,基本上都能具备蒙眼辨物、花色、图形,以及在屏蔽状态下识字的超常功能,并叫板要挑战反伪斗士司马南。

  本报专栏科普作家方舟子撰文质疑该“特异功能报道”,认为不过是20年前喧嚣一时的“耳朵听字闹剧”死灰复燃。

  为探究竟,本报记者3月12日专赴河北,对奇人奇事进行调查采访。

  石家庄市。一所民办大学的招待所。记者见到了马承杰和他的两个侄女,14岁的大红和12岁的小红。据说这所学校就是看到《燕赵都市报》的报道,把马承杰几个请到石家庄来做“试验” 意欲合作。

  记者眼中的大红和小红不过是普通农家女孩,难道她们就是传说中练就“耳朵听字绝技”的奇人?

  “只要经过我的培训,任何小孩都能具备这种特别的功能”,坐在对面沙发上的马承杰,指着5米开外的记者手里的本子说,“状态好的时候,孩子从我这里可以看见你写的什么字!”

  口气很大。说试就试,记者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马承杰就要求先让孩子表演蒙眼识牌。他拿出一副潜水镜,潜水镜的里面已经被匝上了一层厚厚的黑布,以保证戴上它什么也看不见。马承杰给大红戴上黑眼罩。记者拿出从北京带来的一副新扑克,现场拆开包装,随机抽出一张牌,交到大红手中,“红桃6!”大红拿着牌在脸前晃了片刻,即正确说出了牌的花色和数字。

  记者看到虽然大红戴上了黑眼罩,但只有当扑克牌的正面冲着自己时,才会说出正确答案。怀疑是通过不为人知的办法偷看,于是记者把牌的背面伸到大红眼前让她猜。结果,大红猜不出了。她似乎看得见记者的举动,又把牌的正面翻过来面朝自己,才能说出正确的花色和数字。如此,猜对了数回。反之,则“功能消失”。

  “这是因为我们训练的时候,都是拿扑克牌正面对着自己,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所以你拿反面,自然就失灵了。”马承杰这样解释。

  “那你当初训练的时候,为什么不训练孩子从背面直接‘透视’呢?那样岂不是更有说服力!” 记者追问。

  “我的训练第一步是先培养孩子的感觉,先简单后复杂。”马承杰平静地说。

  北京科技报:你是怎么训练孩子具备这种“能力”的?

  马承杰:具体方法我得保密,就是培养孩子的第一直觉。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记者问马越。

  就是当牌放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虽然看不见,但是我集中精力,脑袋里会出现扑克牌的形象。”14岁的大红这样回答。

  对话奇人:欲与反伪斗士“切磋”

  《燕赵都市报》的报道称:马承杰表示,3个孩子的绝活绝非伪科学,他希望向反伪科学的斗士司马南先生发出挑战,以证明自己并非靠障眼法行骗的江湖术士。

  该报发表于3月31日的后续报道还说,马承杰坚称,蒙眼识字绝不是障眼法,只要能够保证公平的挑战环境,他随时都可以向司马南发起挑战。

  马承杰如此给记者介绍自己的“绝技”发现历程:我本灵寿普普通通一农民,做过凉皮买卖,10年前在白鹿泉疗养院偶遇东北胡姓高人,授我蒙眼辨物绝技,此后又经过我10余年潜心摸索,终有所成。

  北京科技报:你既然可以教会自己的孩子,自己一定也具备这些特异本领吧?

  马承杰:我不行。

  北京科技报:为什么?

  马承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孩子都有这种特殊的状态,而咱们成人都不行。

  北京科技报:是一种什么状态?

  马承杰:就是一种“禅定”或者“中和”,小孩天生就在这种状态中,是一种现代科学手段有待于研究的现象。只要经我稍微一启发,就具有那个能力。

  北京科技报:能不能启发一下我?

  马承杰:恐怕不行,成人都不行。

  接着马承杰拿出一张手抄的名言警句,“你看,《中庸》,《论语》这些传统文化都有训练方法的记载,‘中和’,‘反求诸己’,这都是蒙眼辨物的训练方法。要明白里面的道儿,就要看自己的体会和‘觉悟’了。”

  北京科技报:报道说你打算挑战司马南?

  马承杰:不是挑战,是切磋,司马南是我敬佩的反伪斗士,我只是让他看看蒙眼辨物这种现象的存在。我愿意去北京当面和司马南表演。也让中科院的科学家帮我看看这种奇异的现象是怎么出现的。

  此前,司马南先生向记者展示了马承杰发给他的具有挑衅意味的短信:“司马南如果被马承杰打败,不如更名司马难,马(承杰)表示不怕(司马)难来,就怕做缩头乌龟。”

  记者调查:现场发现三大疑点

  13日上午,大红和小红再次给本报记者和石家庄电视台记者现场表演“蒙眼摸牌”“蒙眼读报”“蒙眼 猜牌”。除了第一次表演“蒙眼猜牌”时只能认正面,不能猜反面,记者又发现多处存疑之处。

  “蒙眼摸牌”是让大红或者小红蒙上眼睛坐在桌前,马承杰把扑克牌随机轻轻放在桌子上的任何角落,孩子会第一时间摸到牌的位置。牌落手到,表演了数次,结果次次成功。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