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24.5 治疗

时间:2006-07-22 22:10来源:大众医药网 作者:admin 点击: 701次

24.5 治疗

  24.5.1 一般治疗原则

  治疗糖尿病的措施有药物治疗(包括注射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营养治疗、运动疗法等。不管采用那种措施,其目的均应考虑:①纠正代谢紊乱,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值并消除症状;②防止或延缓血管或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③维持成年人的正常体重,使肥胖者减重,消瘦者增重;④保证儿童和青少年的正常发育并能维持较强的体力活动。

  药物治疗:仅就其一般原则扼要介绍如下。

  (1)对幼年型病人,绝大多数采用胰岛素治疗。

  (2)对成年型病人,首先考虑饮食控制,对肥胖者尤需如此,若控制不满意,再予以药物治疗,其措施为:

  影响控制糖尿病病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采用药物治疗、营养治疗外,尚须加强体育锻练。因为适当的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可以促进糖的利用,减轻胰岛负担。此外,结病人进行宣教,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使之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保持乐观与稳定的情绪和有规律的生活制度也是非常必要的措施。

  关于病情控制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上海第一医学院:《实用内科学》(1981)提出的标准是除病人症状、体征获得减轻、消除或控制,体重恢复至正常标准±5%以内,劳动及工作能力完全恢复正常外,化验指标包括:


血糖(真糖法)(全血)  理想控制    较好控制     一般控制

空腹血糖(mg%)         <110         130           150

餐后1h(mg%)           <150         180           200

餐后2h(mg%)           <130         150           180

餐后3h(mg%)           <110         130           150

尿糖(24h总量)(g)    <5           <10          <15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恢复正常     明显好转       轻度好转

血脂浓度                恢复正常     明显下降      中轻度下降

胆固醇(mg%)△         <200        < 230         <250

甘油三酯(mg%)▲       <110        < 130         <150

游离脂肪酸(mol·L-1)  <600        <800          <1000

*肾糖阈不正常者例外

△国内正常范围 110-200mg%,高限230mg%。

▲国内正常范围 20-110mg%,高限130mg%。

  近年来,采用测定糖基血红蛋白(HbA1)的含量作为评价糖尿病控制优劣的一种方法糖基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主体和糖缩合的产物。它的含量与血糖水平直接相关,能反映测定前几周的体内平均血糖控制水平。未经控制日报糖尿病人HbA1为正常人的2~3倍。首都医院,向红丁等用微柱层析法测定50个正常人的HbA1,结果为6.38±0.38%。

  24.5.2 营养治疗

  营养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无论是轻型的还是重型的,无论是用胰岛素的还是用口服药的,都必须通过饮食控制以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改善症状。对于年长、体肥而无症状或少症状的轻型病例,尤其是血浆胰岛素空腹时及餐后偏高者常常以营养治疗做为首要措施。对于重型或脆型病例,除药物治疗外,更宜严格控制饮食以防病情波动。

  (1)营养治疗的原则 随着胰岛素的问世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糖尿病的营养治疗原则也有所改变。30年代,胰岛素问世前后,营养治疗的原则是半饥饿疗法,以我国当时治疗的为例,总热能的供给量按105KJ·kg-1·d-1计算相当于病人的基础热能消耗。治疗初期碳水化物量为60~100g·d-1,占总热能的20%;脂肪量为100g左右,占总热能的60%,病情好转后碳水化物不超过240g·d-1,纯属低热能、低碳水化物、高脂肪饮食。内容见表24-4。50年代略有改变,即保证生理需要,轻体力劳动的病人,每日热能供给量是6300~8400kJ,蛋白质80~120g;碳水化物所供热能占总热能的40%。按我国的饮食结构来衡量仍属低碳水化物饮食。直至60年代,由于血管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时,才提出了应提高碳水化物的进量,减少脂肪进量的主张。所美国糖尿病委员会报告,糖尿病人比非糖尿病人心脏病的发病率多2倍,坏疽多5倍,肾功能衰竭者多17倍,双目失明者多25倍。血管并发症的机理虽然尚不十分明了,但是实验资料说明控制血糖、血脂的升高,改善病情是可以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首都医院的病历分析,病情控制好与尚好的糖尿病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是34.3%,控制较差和差的,其发生率为48.2%,差别显著,P<0.025;控制好或尚好的糖尿病人在十年内眼底病变无恶化升2~4级者有38~52%,差别非常显著,P<0.005。因此,在制定营养原则时必须与防治血管并发症结合起来进行考虑。

表24-4 30年代糖尿病初期治疗的食谱内容

食物名称 蛋白质(g) 脂肪(g) 碳水化物(g) 热能(kj)
鸡蛋6个(每个35g) 24.1 18.9 1084
瘦肉3两*(94g) 19.1 17.8 6991
白米1.5两*(47g) 3.9 0.1 37.1 701
蔬菜2斤(1000g) 10.0   30.0 672
油2两*(62g) 62.0   2343
总计 57.1 98.8 67.1 5792

  *当时1斤=16两,1两=31g。

  ①总热能:多数学者认为合理控制热能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糖尿病人的热能供给以能维持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对肥胖者必须减少热能摄入以减轻体重。对消瘦者必须提高热能摄入以增加体重。热能计算方法见“饮食的计算与计划”一节。

  ②碳水化物;近年来实验资料表明,在合理控制热能的基础上给予高碳水化物饮食(占总热能的60%左右),不仅能改善葡萄糖耐量,而且也不增加胰岛素的需要量。高碳水化物饮食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尤其对有内源或外源胰岛素的患者更是如此。认为影响血糖升高的因素主要在于总热能的摄入。除碳水化物能供给机体需要的葡萄糖以外,其它热源营养素也可提供。至于提高碳水化物进量是否可促使血清甘油三酯升高的看法并有一致。因为影响空腹血脂的因素甚多,如膳食中的总脂肪量、饱和脂肪酸量、总热能等等都 是影响因素。有人认为在糖尿病人中高碳水化物所引起的空腹甘油三酯升高是暂时性的,一旦病情控制好,血清甘油三酯可降低。目前,多数主张饮食中碳水化物提高到占总热能的60%左右,日进量控制在250~350g。对肥胖者可控制在150~200g,相当于粮食150~250g。对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可适当放宽。对单纯饮食控制而又不满意者可适当减少。

  含碳水化物的食物有:①蜂蜜(含葡萄糖34.2%,果糖40.5%)、白糖、红糖等精制糖,所含碳水化物属双糖类,含量约90%,这类糖在肠道易于吸收,故升血糖作用较迅速,因此糖尿病人应忌食。低血糖时例外。凡欲甜食者可以少量木糖醇,甜叶菊等代替精制糖;②米、面等谷类,主要含淀粉属多糖类,含量约80%,在肠道的吸收速率低于双糖类。糖尿病人可按规定量食用;③土豆、山药等块根类食物,其所含淀粉为多糖类,含量在20%,可代替部分主食食用;④水果类含果糖较多,约含碳水化物10%左右,其吸收速率较快,对血糖、尿糖控制不好的病人最好免食。一般,建议于两餐之间或晚间睡觉前试食少量;⑤蔬菜灯含有少量碳水化物,含纤维较多。如叶菜类仅含1~4%的碳水化物。其吸收速率甚慢,可适量多用。

  近期文献报道,含碳水化物食物的组成不同,血糖升高的反映亦不同。Jenkins等人给健康受试者分别食用62种含碳水化物食物,然后测其血糖指数

  (血糖指数+某食物在2h内血糖升高面积/相当含等量葡萄糖在2h血糖升高面积×100)

  结果是块根类食物的血糖指数大于谷类,谷类又大于豆类,而且血糖指数还受烹调方法的影响,譬如新鲜土豆的血糖指数为70±8,炸土豆片的则为51±7。首都医院也对正常健康者做了24种的含碳水化物食物的血糖指数。结果见表24-5。

表 24-5 多种作物的血糖指数

95-100%

90-94% 85-89% 80-84% 75-79%
粳米 籼米 玉米面 二合面* 莜麦面
白菽 小米 玉米渣7/10云豆3/10 三合面**   
糯米 标准面粉 绿豆2/10粳米7/10海带1/10 燕麦片  
  高粱米   乔麦面  
  绿豆1/4籼米3/4       

  *二合面:玉米面:黄豆粉=3:2

  **三合面:玉米面:黄豆粉:标准面粉=2:2:1

  上表说明二合面、三合面、莜麦面等升血糖的作用较白米、白面缓慢,这类食物是否可推荐为糖尿病人的较佳食品还是待于进一步的验证。这又为糖尿病的食物选择提供了新的课题。

  ③脂肪:既然防止或延缓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是治疗糖尿病的一个原则,那么减少饮食中脂肪进量也就十分重要了。目前的主张是,饮食中脂肪所供热能应减到占总热能的25~35%甚至再低些,按每公斤体重计算应低于1g。并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富含饱和脂肪酸脂肪有牛、羊、猪油、奶油等动物性脂肪(鸡、鱼油除外)。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椰子油例外),可适当多用。除上述油脂外,肥肉含 脂肪量按肉的肥瘦程度而定,高者可达90%。花生、核桃、榛子、松子仁等的脂肪含量也不低,含量在40~60%。胆固醇与心血管病关系密切,一般主张,每日摄 入量应低于300mg。值得提出的是血清胆固醇浓度除与饮食胆固醇含量有关外,尚受饮食总热能、总脂肪量及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P/S)等因素的影响。此外,血清胆固醇主要是由各组织细胞合成(以肝脏合成为主,占60~80%),仅有少量由食物摄取。而且食物胆固醇还可通过反馈作用调节肝细胞的合成。再有,食物胆固醇的吸收也随摄入量的增加而递减。有人观察摄食1、3、6g胆固醇后其吸收率分别为60、40或30%,因而对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不宜单纯强调胆固醇的摄入量,而应考虑全面。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有脑、肝、肾等脏腑类和蛋类。由于影响因素较复杂,故有人认为每日吃一个或隔日吃一个鸡蛋均未尝不可。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