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12日,《自然》期刊发表了一项研究,证实成年体细胞可在活鼠体内被重新编程为多能干细胞。科学家在此之前一直不清楚,生物体内环境是否适合重新编程,而最新研究表明这是可行的,这一发现有望为再生医学带来新的应用。 诱导性多能干(iPS)细胞能分化成不同...
据报道,借助于干细胞,科学家已经成功培育出跳动的心脏组织、气管和膀胱。现在,奥地利科学家又在培育人体器官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利用干细胞这种可编程细胞培育出迷你大脑。确切地说,他们培育的是“大脑类器官”。这种只有豌豆大小的类器官构成了人类大...
从食蟹猴体中取出精原干细胞,经过培养在体外诱导转型为精子的“前身”———精母细胞。这一领先技术为体外研究精子的发生、男性不育症的治疗、再生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搭建一个公共研究平台。日前,海南省人民医院公布这一喜讯。 这项研究是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6月16日,青海晶珠藏药集团与北京京蒙高科干细胞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将晶珠藏药集团旗下的北京晶珠中医医院,作为首家干细胞临床试验基地和临床检验所正式运营。 据悉,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的研究已成为自然科学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领域。用神经干细胞替代已被破坏的...
韩国的“干细胞美容产品”,并不比中国的“干细胞美容产品”更真实可信,同样是骗人的,不可能起到任何作用。美容产品是否有效,往往只是主观的判断,很容易受心理暗示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骗人的美容产品如此之多。 近年来韩国政府在国际上大力推动“韩国医疗观光”,而韩国...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杨黄恬研究员领衔的课题组新近在研究中证实,经高效诱导,人类多能干细胞(hPSCs)能生成多能心血管祖细胞(CVPCs),并可长期维持。研究论文日前在线发表在《细胞研究》杂志上。 由于心脏组织再生能力有限...
湖北是科教大省,武汉是科教大市。这里,有着众多的博士。那么,你想知道他们都在干些啥? 今天起,本报将推出“博士在做啥”系列报道,持续介绍武汉地区一批80后青年学者(博士,或在读博士),以及他们那些较为冷僻,侧重于生态、科技的研究课题。 [人物速写] 凋落的...
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已经通过干细胞培育出“装在瓶子里的大脑”,以期能找到治疗神经和精神疾病的方法。 这种“细胞器”大约三到四毫米宽,类似于不成熟的大脑结构。但是科学家认为他们离产生人造大脑甚至是产生部分大脑还有很大差距。 研究人员的目的是通过干细...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小鼠中证实,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诱导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缓解细菌诱导的肝损伤。相关论文发布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上(最新影响因子11.665)上。 来自健康科学研究所的张雁云...
科学家用人类干细胞培育出老鼠心脏。图为排列紧密的心脏肌细胞。 据法新社8月14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用人类干细胞培育出能够跳动的老鼠心脏,为培育需要移植的器官带来新的曙光。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从人类皮肤细胞中提取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并将其培养成...
摘要:科学家利用一种来自领鞭毛虫(choanoflagellates)的基因,...
2017年8月16日,第二届再生生生命科学全球合作与发展研讨会在京...
近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成功实施世界首例组织工程再生骨...
金秋十月,第三届中国乳腺癌干细胞高峰论坛暨赖氨酸翻译后修...
8月15-16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年项目“微环境调控植物生...
科技日报讯 (记者项铮)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的C-Cure技术,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