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研究所获悉,该所黄海课题组与英国剑桥大学等合作,在最新研究中,揭示出植物细胞质铁—硫(Fe-S)簇组装(CIA)途径对于核基因组完整性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发表于国际植物科学领域期刊《植物细胞》。 据介绍,...
据国外媒体报道,中国的科研团队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测定了梅花的基因组序列。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12月的《自然通讯》杂志上。 梅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栽培历史。由于使用了人工嫁接技术,在中国的种植区域也十分广阔。但其高度杂合性也增加了基因组整合的难度。研究人员采用...
在正常情况下,科学家从实验室培养的微生物中提取DNA,然后对其进行测序.因为无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获得P.jirovecii细胞,所以无法获得其基因组DNA,但是Hauser及其同事采取了另外一种方法.他们从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中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通过免疫共沉淀的方法收集P.jirovecii...
发表在最新一期(12月19日)《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篇新文章,揭示了三个重要生物——水蛭(leech)、海蠕虫(Capitella teleta)和青贝(limpet)基因组。通过这一研究,来自莱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美国能源部联合基因组研究所(JGI)的科学家们将冠轮...
蝙蝠——它们是唯一能够持续飞行的哺乳动物,且它们身上还寄生着一些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最高致病性的病毒——其中包括埃博拉病毒和SARS病毒。现在,一个对2种关系遥远的蝙蝠物种的基因组的比较让人们了解到了在进化的过程当中塑造这些独特哺乳动物的基因变异。Guojie Zha...
近期《自然—遗传学》公布了从全球范围内的卫生保健环境中获取的艰难梭菌(C. difficile)分离菌株汇集群的基因组测序数据。 艰难梭菌是发达国家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卫生保健有关感染的常见致病因素之一。 艰难梭菌的感染以及疾病流行在过去20年有所增加,归其原因为...
2012年12月21日,《科学》发表了北大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李瑞强课题组与哈佛大学谢晓亮课题组合作的的研究论文“Probing Meiotic Recombination and Aneuploidy of Single Sperm Cells by Whole Genome Sequencin...
OpGen公司今日宣布,通过利用ARGUS? Whole Genome Mapping System技术结合新一代测序技术(NGS),生成了首个家山羊(domestic goat)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这一研究是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领导,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
■本报记者 潘锋 12月2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题为《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探索精子重组规律和遗传缺陷》的论文。同时,该期《科学》杂志也将单细胞全基因测序列为2013年六大值得关注的科学领域之一。 该论文由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谢晓亮课题组与北京大...
近日,《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博士后曾长立与合作导师伍晓明研究建立的能高通量检测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遗传变异的新方法。 据曾长立介绍,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作为植物细胞质基因组,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重要生命过程具有重...
美国科学家日前发现一种新的基于CRISPR系统的基因编辑工具,它以...
任何作家都会在编辑修改故事时抱怨,但改动一个词的后果通常...
2021-07-30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字体:大 中 小】 语音播报...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美国《麻省理工技术评论》网站近日...
一个美国研究小组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修复了镰状...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报道CRISPR/Cas基因编辑的应用——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