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Mayo诊所的研究人员完成了世界上首个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免疫系统癌症,这项研究揭开了其背后鲜为人知的遗传学致病因素。 Mayo诊所病理学家AndrewFeldman博士在IlluminaGAIIx,HiSeq测序平台上,对外周T细胞淋巴...
近日,来自弗莱堡大学的研究者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用于未来人类的先进个体化用药,研究者可以拷贝100,000个不同的DNA序列使其自发地在一种picowell的微阵列中进行排列。 这种picowell微阵列是一种携带有100,000个孔的芯片,在其上面DNA序列可以分散以达到每孔一个序列...
小鼠基因组中cis-调控序列的识别落在了其他模型生物的后面。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手段确定了来自多种不同小鼠组织和细胞类型的近30万个潜在的cis-调控序列,它们构成一个基因组图。该图显示了小鼠基因组中近11%区域的活性启动子、增强子和CTCF(CCCTC-结合因...
7月25日,Nature杂志以开放论文的形式在线报道了,科学家对成神经管细胞瘤四个不同亚型的基因组特性的深入解析结果。 成神经管细胞瘤是一种侵袭性生长的肿瘤,起源于小脑和延髓/脑干中。它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并显示出显著的生物学和临床表现的异质性。尽管最近...
IonTorrent是首个正式报名参加全球竞赛的团队,该竞赛旨在激励突破性的基因组测序技术创新,并引领个体化医疗新纪元 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旧金山(2012年7月23日)–X奖基金会今日宣布LifeTechnologies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LIFE)成为Archon基因组学X奖新规则颁布...
X奖基金会(XPrizeFoundation)近日宣布,LifeTechnologies公司已经报名参加基因组学ArchonX奖(ArchonGenomicsXPrize)的角逐。 ArchonX奖是由X奖基金会设立的。第一支在30天内快速准确地对100个人类基因组样本进行测序,且每个基因组的测序费用控制在1000美元或以下的团...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雷红星及其研究组开展的“抗癌药物的分子机制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其研究论文EarlystageintercalationofdoxorubicintoDNAfragmentsobservedinmoleculardynamicsbindingsimulations,在JournalofMolecularGraphics...
7月24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在基因组领域展开广泛的科研合作,通过汇聚中英两国研究专长,加速基因组学在人类健康和农业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在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中,双方将着眼于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科学认识,通过...
分子剪刀改造微藻基因组 第三代生物燃料有望研发出 近日,法国大型生物技术公司Cellectis总裁安德烈·舒利卡先生(AndreChoulika)表示,从现在起到2013年1月公司将证明基因组改造能使用微藻来制造第三代生物燃料。目前Cellectis公司应主要证明其技术在藻类植物中的有效...
7月13日,教育部专家组对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建设项目进行现场验收。市教委副主任舒立春等出席验收会议。 专家组在听取汇报后,充分肯定项目建设成果,专家组认为,建设项目形成了家蚕基因组及突变基因研究、家蚕基因组及...
美国科学家日前发现一种新的基于CRISPR系统的基因编辑工具,它以...
任何作家都会在编辑修改故事时抱怨,但改动一个词的后果通常...
2021-07-30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字体:大 中 小】 语音播报...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美国《麻省理工技术评论》网站近日...
一个美国研究小组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修复了镰状...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报道CRISPR/Cas基因编辑的应用——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