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克隆再生
  • [克隆再生] 日科学家欲在美进行人体干细胞实验 日期:2013-06-27 16:51:55 点击:137 好评:0

    一位开创性地研究在猪体内生成人体器官的科学家近日清除了一个障碍——获得批准在日本继续其研究。不过,他仍担心敲定新的制度会耗费太长时间,因此他考虑在美国开展关键性实验。 东京大学干细胞生物学家HiromitsuNakauchi一直希望将人体多能干细胞(在人体内可分化成...

  • [克隆再生] 间充质干细胞:组织修复的理想“种子” 日期:2013-06-26 17:26:03 点击:169 好评:0

    干细胞治疗虽争议不断,但却离我们越来越近。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日前报道,一名因视网膜细胞变性而致盲的男子,通过试验性的干细胞疗法重见光明。可以说,在攻克许多医学难题方面,干细胞研究被学界寄予厚望。 在近日举办的2013年细胞治疗技术研讨会上,干细胞...

  • [克隆再生] 2013第六届再生医学和干细胞大会将于10月在大连召开 日期:2013-06-25 12:53:59 点击:200 好评:0

    2013第六届再生医学和干细胞大会将于2013年10月12-14日在中国大连召开。 会议包括的内容:全球干细胞的前景展望、基础研究与新技术、干细胞和组织发育、再生治疗的临床转化、青年科学家研究等论坛,设置多场报告。我们将邀请到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参会者,并...

  • [克隆再生] 专家呼吁建立干细胞制备和应用技术标准 日期:2013-06-24 10:47:42 点击:91 好评:0

    近年来干细胞临床研究与探索性治疗的迅速发展,为许多疑难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但与此同时,在干细胞临床应用过程中缺乏共识规范准则和相应监管等问题也日益凸显。6月22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中美临床和转化医学国际论坛上,有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干细胞制备和临...

  • [克隆再生] Blood:iPS细胞试管内造出大量红细胞和血小板 日期:2013-06-22 13:54:42 点击:81 好评:0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采用一种新奇的方法,对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进行分化,在试管内制造出了无数的人类红血细胞和血小板。他们表示,得到的红血细胞有望用于诊查疟疾和镰状细胞血症,而血小板则可用来探查心血管病并治疗凝血障碍。研究发表在最...

  • [克隆再生] Nature:姐妹染色单体在干细胞分裂中的命运 日期:2013-06-22 13:51:30 点击:94 好评:0

    在用一种具有单染色体分辨率的CO-FISH方法所进行的实验中,Yukiko Yamashita 和 Swathi Yadlapalli发现,性染色体(而不是常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在果蝇雄性生殖细胞 (GSCs) 的非对称细胞分裂过程中是被非随机分离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在GSC过度增殖过程中和在“去分...

  • [克隆再生] 周琪:干细胞研究要提前考虑伦理问题 日期:2013-06-22 12:50:06 点击:214 好评:0

    6月20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举行的《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研究报告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周琪研究员针对人口健康领域的科技发展态势做了介绍。 周琪在介绍中提到,《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研究报告将“干细胞研...

  • [克隆再生] 世界首例利用干细胞生产的血液获准进行临床试验 日期:2013-06-14 17:03:13 点击:82 好评:0

    据中国日报消息,英国医药与健康产品管理部门已经批准位于爱丁堡的苏格兰再生医学中心( SCRM )利用干细胞生产的血液用于临床试验。该中心希望借此契机能利用干细胞大批量生产血液,以克服血液供应紧张,及预防捐血产生的疾病传染问题。 ( 1 )关于血液替代品与人工...

  • [克隆再生] 吸脂术去除的脂肪含新型多能干细胞 日期:2013-06-14 16:53:23 点击:244 好评:0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妇产科研究人员分离出一群初级的抗压人类多能干细胞,其能很容易地从脂肪组织中采集,也能分化成人体内的多种细胞类型,而无需修改基因。该研究历时两年,相关论文发表于近日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

  • [克隆再生] 华人院士PNAS解析干细胞分化调控机制 日期:2013-06-13 12:12:36 点击:202 好评:0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NF-κB通过促进β-catenin降解,抑制了间充质干细胞(MSC)向成骨细胞分化。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6月4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华人科学家王存玉(Cun-YuWang)教授是这篇文章的通...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