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遗传发育

NEJM:ANCA相关性血管炎发病机制与遗传组分存在关联

时间:2012-07-24 16:20来源:生物谷 作者:未知
(责任编辑:泉水)
 

根据一项于2012年7月19日发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对ANCA(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NCA, 即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表明遗传组分也促进疾病易感性产生,并且使得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vasculitis, AAV)与肉芽肿病(granulomatosis)、多血管炎(polyangiitis)和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相互区分开来。

为了研究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遗传基础,英国剑桥大学Paul A. Lyons博士和同事们对1233名患有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英国人和5884名健康人进行全基因关联研究。这种关联研究也在1454名北欧患者和1666名健康人中平行开展。

研究人员鉴定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和非主要组织相溶性复合体(non-MHC)与ANCA相关性血管炎存在关联。此外,他们发现肉芽肿病、多血管炎和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存在遗传差异。最为强烈的遗传关联并不与临床症状相对应,但是与ANCA的抗原特异性相对应。蛋白酶3 ANCA抗体与HLA-DP和编码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 SERPINA1)和蛋白酶3(proteinase 3, PRTN3)的基因存在显著性的关联。髓过氧物酶ANCA(anti-myeloperoxidase ANCA)抗体与HLA-DQ存在显著性的关联。

Lyons和同事们作出结论:这项研究证实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发病机制与遗传组分存在关联,并表明肉芽肿病与多血管炎和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存在遗传差异,其中后两者与ANCA抗原特异性相关联,这就提示着对自身抗原蛋白酶3产生的反应是蛋白酶3 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病理特征。(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编译自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 has genetic component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