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2006~2016年食品行业科技发展纲要(3)

时间:2006-05-19 14:03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 作者:admin 点击: 258次




  (六)提高我国食品相关技术标准水平



  加强对重要技术标准制定的指导协调,推动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参与食品行业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我国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七)加强食品安全相关技术、设备开发应用



  从食品生产源头到消费餐桌的一系列环节,研究、建立全面配套的具有溯源、监测、预警、关键点控制的评估方法和监控技术及系统,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技术标准、食品安全全过程控制技术和体系,加快研究开发用于食品安全监管的快捷、准确、便携的检测技术和仪器等整套技术支撑体系。



   (八)加强循环经济、节约型技术的研发推广



          淘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生产方式。在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大力开发重污染行业的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强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与安全处置,加强循环经济的共性技术研究,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五、食品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及内容



        (一)粮食加工业



  1.小麦和稻米加工业。



  (1)大型自动化成套设备的研制和工程化设计。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提高小麦制粉工艺和装备的自动化水平,开发大生产量(400~500吨/日)多功能小麦组合清理设备,利用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提高着水和色选设备的技术水平、配粉系统的机电一体化控制,开发生产小麦加工面粉后处理成套设备,大型自动化成套碾米装备(日处理稻谷500~1000吨)的研制和工程化设计等。提高粮食加工设备的机电一体化和自动控制水平,应用网络技术实现粮食加工关键主机的远程监控和维护。



  (2)各种功能性米面加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与开发。重点开发蒸谷米、营养强化米、留胚米、发芽糙米及其制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分子蒸馏技术、酶解技术、膜分离技术以及超高压均质技术从小麦胚芽中制取小麦胚芽油、天然维生素E、麦胚蛋白、谷胱甘肽以及食品配料等。



  (3)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与开发。重点研究“均质高压、高效分离”制取米淀粉、米蛋白的新技术,利用酶工程开发不同功能性的米淀粉、米蛋白、高果糖、低聚糖、脂肪替代品制品;小麦麸皮加工利用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包括利用超细粉碎、复合酶解、高压均质等技术,研究开发麸皮蛋白、抗性糊精、低聚糖、膳食纤维等功能性产品。



  (4)传统米面制品工业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与开发。重点开发大型(日产10万~20万包)方便米粉、保鲜米饭、早餐方便粥自动化生产线,适应城市“一日三餐”主食品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将具有东方食品加工特色的主食加工“蒸煮生产工艺”创新提高,并使之规模化、工业化;应用生物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研究馒头的保鲜;研究真空和面、挤压熟化、高压杀菌和面体快速复水性能;发展鲜湿面生产;研究利用微波、冻干技术改善调味料营养与风味;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开发新型水饺成型设备;开发冷冻面团生产工艺与设备,以适应烘焙工业生产与营销方式变革的需要。



  (5)新型面制食品品质改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重点研究我国小麦品质与面粉的流变学特性,开发各种新型的面粉品质改良剂,特别是酶制剂和复合酶制剂等的应用。



  2.玉米加工业



  (1)开发玉米加酶湿法加工和利用膜分离及反渗透技术提取玉米蛋白和改性淀粉工业化应用。

  (2)高果糖浆加工工艺和装备的研制与开发。应在引进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高高果糖浆装备的国产化制造水平。以玉米淀粉糖浆作辅料,替代大米和部分大麦酿制啤酒,扩大淀粉糖的应用,同时为啤酒工业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聚乳酸制取新工艺的研究与产品开发。采用“膜—细菌厌氧连续发酵耦联法、L—乳酸新技术”,选择高产菌种、高效催化剂,提高产酸率和对糖的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加速聚乳酸产业化,使聚乳酸成为降解塑料的重要原料。

  (4)玉米传统食品工业化生产工艺和装备的研究开发。重点研究超微粉碎、膨化技术、风味添加技术与装备,开发玉米早餐食品和休闲食品;研究酶法处理技术与装备,开发特制玉米粉,改善传统玉米蒸煮食品的口感和质量;研究开发大型化玉米方便面、鲜湿面自动化生产线,以适应玉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3.大豆加工业



  开发大豆蛋白在普通食品中的应用,扩大大豆蛋白的应用领域;以非转基因优质大豆蛋白为主料,附以其他植物的特殊营养成分,开发高端大豆营养保健食品。深层次开发大豆磷脂、大豆皂甙、大豆异黄酮、大豆蛋白肽、大豆低聚糖、大豆纤维等功能因子,并产业化开发生产大豆功能产品。运用生物酶解技术、膜分离及离子交换等先进技术,加大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解决废水处理问题,实现清洁化生产。



  (二)油脂加工业



  1.建立油脂加工工艺过程动态变化数学模型,实现油脂工业全自动控制。



  2.油脂工业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包括水酶法制油工艺的研究,即在水溶剂法应用基础上,采用蛋白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或果胶酶,提高油料蛋白和油脂提取率;生物技术在油脂改性或结构脂质制备中的研究,即利用酶促水解和酶促定向酯交换,生产功能性油脂和结构酯质,采用化学或酶法合成共轭亚油酸;膜分离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即用膜分离技术进行水化脱胶,替代混合油分离溶剂提取油脂,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



  3.功能性油脂及脂肪代用品的研究。开发适合不同消费群体功能性油脂的产品,如运动员专用、降血脂、促进少儿增长发育、减肥、食品专用和营养保健等油脂产品。研究和生产适用于高血脂人群的脂肪代用品。



  4.特种油料资源的开发利用。



  ⑴特种油料:实施油茶籽和茶叶籽高效增值全价开发及产业化工程。油茶籽和茶叶籽功能成分研究;油茶籽低温制油技术;茶粕茶壳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加强特种油料油脂的加工与利用,开辟新油源,研究加工工艺参数与条件,对产品质量进行分析。如亚麻籽油、月苋草油、大蒜油、紫苏油、葡萄籽油、红花籽油、沙棘油、南瓜籽油、富硒油、山苍籽核仁油、翅果油、橄榄油、核桃仁油和杏仁油等。



  ⑵微生物油脂: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特殊功能微生物油脂,PUFAs主要包括亚油酸、γ—亚油麻酸(GLA)、双高γ—亚麻酸、α—亚麻酸(ALA)、花生四烯酸(ARA)、廿六碳五烯(EPA)、廿二碳六烯酸(DHA)等。



  ⑶谷物油脂:米糠油、玉米胚芽油和小麦胚芽油都是上乘的营养保健油,在其精深加工中还可以提取维生素E、谷维素、甾醇、糠蜡等副产品。对谷类油脂深加工的研究与应用,从米糠的糠蜡中制备二十六烷醇、二十八烷醇、三十烷醇。



  ⑷开展海洋动植物油脂的研究与应用。



  5.开展油脂生物活性等基础理论的研究,进一步确定油脂生物活性成分、结构、作用机理和功能性评价。



  6.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由植物油制备生物柴油,是优质的石化柴油代用品。要加强可再生油脂浸出溶剂的开发研究。



  7.双低油菜籽加工技术的开发。采取仁核分离、菜籽仁冷榨、挤压膨化等技术,进行低温浸出,提高油脂得率和获得优质饲用蛋白。



  (三)饮料与果蔬加工业



  1.饮料加工业:加强对具有我国特色且种植面积较多的热带水果:荔枝、菠萝、龙眼等以及大宗蔬菜:番茄、胡萝卜、南瓜等浓缩汁和相应饮料产品的开发、生产;进一步丰富茶饮料、功能性饮料(银杏、百合)和植物蛋白饮料品种;加强对加香调味的瓶装水、特定用途瓶装水等新型瓶装水的研发;重视对运动型和功能型等先驱型饮料产品的研制开发。

加快饮料产品标准化的进程。尽快制订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强制性标准,缩短与国际标准的差距,促使我国的饮料工业跟上世界饮料工业发展步伐。



  进一步提高饮料加工技术水平,推广高效榨汁技术、酶液化与澄清技术、膜技术、冷冻浓缩技术、无菌冷灌装技术、无菌大罐技术、真空多效浓缩技术、芳香物回收技术、果蔬鉴伪技术、非热力杀菌技术等,加工设备向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果蔬罐头加工业:在加工品种选育、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节能节水、保护环境和保证产品安全等方面做深入研究。应用膜技术使罐头加工中杀菌用水和冷却用水的80%得到回收利用;加工过程中用蒸汽去皮等先进方法取代碱液去皮,减少水浪费,保护环境。



  加大杀菌技术研究,要将间歇式杀菌技术向连续式方向发展,静止式向回转式方向发展,杀菌程序由人工操作向电脑控制的高性能智能操作平台发展。进一步推广应用超高压、高压脉冲电场等非热力杀菌技术。

发酵蔬菜加工技术,直投式菌种发酵技术是未来泡菜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向。泡菜杀菌技术向非热物理杀菌技术方向发展。



  3.脱水果蔬加工业:干燥技术要向高效、连续、智能和节能方向发展;冻干设备要向自动化、大型化、工业化、低能耗方向发展,整个生产过程由计算机进行全自动控制;研究开发微波真空干燥与真空干燥联合干燥技术、脉动燃烧干燥技术,以及果蔬粉加工中的超微粉碎技术和冷冻粉碎技术。



  4.速冻果蔬加工业:速冻技术要向单体速冻方向发展。速冻设备要向制冷剂浸渍、喷淋冻结及自动化程度高、处理能力大的方向发展。大力开发新型冷冻系统与新的制冷剂。吸氢合金冷冻系统(MH)在速冻食品自动售货机和业务用冷藏方面进入实用化。果蔬低温冷库(冻库)技术要实现冷库单层化、预制装配化、冷库低温大型化、冷库隔热泡沫塑料化、冷库内搬运机械化、活塞式和螺杆式压缩机不断优化;空气冷却器替代冷却排管;自控技术应用于冷库等。



  5.果蔬物流业:果蔬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向综合应用三维图象处理、红外线扫描、计算机程控技术的智能化精选、分级、包装阶段发展。出口蔬菜产品的贮藏保鲜技术实现智能化低温气调贮藏。重点研究栅栏技术、主动调节气体包装技术、无损伤检测技术、辐射技术等蔬菜保鲜技术。



  (四)肉类与水产加工业



  1.重点研究开发肉类食品的快速低成本检测方法和相应的检测仪器。参照欧盟及其他发达国家标准,完成激素、抗生素、农药和重金属残留四大类安全指标的仪器检测法和快速检测法的研发,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供安全评判的依据。



  2.大力加强肉类风味、营养、口感等机理研究。如冷却肉的香气、口感、营养的变化,肉的内在结构与鲜度、嫩度的关系,屠宰、加工与流通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等,为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和新产品的研发打好基础。



  3.传统肉食品标准化关键技术研发及标准制定。将现代肉类加工技术应用于我国传统肉制品如酱卤制品、腌腊制品、香肠制品等的生产,实现传统产品的工业化、标准化生产。



        4.提高肉类生产加工率和加工水平。积极发展生鲜冷却肉、小包装分割肉和各类中西式肉制品,继续加大肉制品精深加工产品开发,特别是肉用复配发酵剂品种和发酵肉制品的攻关研究并加快产业化。



  5.深入研究肉类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特别是畜禽血液和骨骼两大重点领域。突破骨骼粉碎后降解和有效活性成分提取两大技术障碍,着重解决骨素、天然骨源性保健品、活性全骨复合物三大关键生产技术。在不断改进提高血液有效成分提取利用技术的同时,重视血液产品品质、风味的改善。



  6.开展肉类机械先进成套生产线的研发制造。对关键设备、技术难点和安装技术进行集体攻关,相关部门进行合作研发,通过测绘、仿制和系统集成,研制生产出国际先进水平的成套生产线。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