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媒体报道,癌症一直都是民众健康的最大杀手,台大医学院研究团队最近发现一种名为“血管生长因子受体3”的受体分子正是导致癌细胞转移的关键,透过动物实验,团队也发现,化合物1250和1231对抑制这种受体分子具有非常好的效用。 据报道,舞蹈家罗曼菲上...
中国首支自行研制的艾滋病联合疫苗10日在广西南宁全部接种完毕。经过观察,目前这些志愿者无任何不良反应。据了解,艾滋病疫苗Ⅰ期临床研究将49名志愿者分成8组,6组接种单一疫苗,2组接种联合疫苗。前7组按设计方案已于9月份全部接种完毕。(新华社记者 杨越/摄...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通过对乳腺癌危险性的遗传学研究,可以找到引起这种疾病的突变基因,这一发现促使研究者需找出更为完整的研究方法。 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说,通过对BRCA1,BRCA2变异基因的研究发现,乳腺癌和卵巢癌多发家族有12%乳腺癌患者携带这种基因。...
在目前禽流感阴云的笼罩下,人们最担心的莫过于禽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后会适合在人类中传播。最近,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对H5N1禽流感病毒样本的血凝素蛋白分析显示,目前禽流感病毒还没有发生适合人传人的变异。 根据这篇发表于Science网络版Science...
...
中国卫生部今天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新规将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要求各地卫生部门遵照执行。以下为《规定》全文: 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
近期,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科研人员利用甲壳素的天然聚合物分子制造出纳米颗粒,从而制成可以诊断癌症、又可杀死癌细胞的纳米工具。 新加坡国大生物工程系张勇助理教授介绍说,这种利用天然聚合物制成的纳米颗粒,装载量子点、药物、磁性颗粒之类的物质,便可加...
??韩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先使用顺铂后使用依立替康对非小细胞性肺癌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先使用依立替康后使用顺铂的治疗效果。 ??在第15期《癌症》杂志上,李金殊博士和他在国家癌症中心的合作伙伴Goyang指出,尽管顺铂后和依立替康联合应用对非小细胞肺癌的...
近年来,一些新的医学研究结果表明,类似卷心菜和花椰菜之类的十字花科蔬菜具有预防肺癌的功效。但是,最近法国科学家在《柳叶刀》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这类蔬菜的防癌作用并非完全能自然产生,需要有功能性基因的“首肯”。因此,十字花科蔬菜对某些人群能...
...
作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 Carrie Arnold 图片来源...
根据克利夫兰诊所和南加州大学领导的新研究,有 COVID-19 病史的...
美国最大的癌症研究和治疗机构之一希望之城(City of Hope)的研...
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脑癌,它生长迅速,侵袭并...
杰克逊实验室(The Jackson Laboratory)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组基因多...
根据最近发表在《Vaccine》上的研究结果,怀孕期间接种COVID-19...